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農機行業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同時擁有A股和B股[1],總股本3.74億股,其中國家持股占31.43%,法人持股占2.69%,上市A股占39.16%,上市B股占26.72%。到2005年底,公司擁有2家控股子公司、10家參股子公司;企業總資產18.30億元,淨資產9.02億元,在冊職工3845人;擁有1100多台套主要設備,具有年產120萬台單缸柴油機、10萬台多缸柴油機、4萬餘噸鑄件、合資生產15萬台汽油機生產能力。常柴至今已累計生產柴油機1800多萬台,並曾先後出口到78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居行業第一。
公司介紹
2005年,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生產柴油機112.20萬台,比上年增長4.56%;銷售柴油機111.30萬台,增長5.75%,其中多缸機銷售6.04萬台,增長19.84%;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0.38億元,增長18.48%;實現利潤3820萬元。至年底,公司總資產19.26億元,淨資產9.18億元,資產負債率52.33%期末職工人數4218人。
推進「單缸求變創特色,多缸求高上台階」差異化競爭戰略。2005年,公司全力做好L系列柴油機的填平補齊和完善工作;R系列實施特色化改造;ZN390T柴油機通過美國環保總署EPA認證後,5月,公司產品又通過歐盟非道路ⅢA階段排放認證,取得出口歐洲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此項認證的柴油機生產企業;重點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4L88柴油機排放達歐II標準,在國內同行、同類機型中居領先水平,為公司進軍汽車行業提供技術保障。
調整市場結構。2005年,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傳統農用運輸車市場繼續萎縮,大中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呈熱銷局面,輕型載貨汽車保持一定增長。公司在擴大流通銷售份額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圍繞汽車、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多缸配套領域重點突破,與長城皮卡、東風輕卡、常拖輪拖等產品建立穩定配套關係,通過調整結構探求市場增量。
整合生產資源。2005年,公司投入資金1175萬元,對17個技改項目實施立項攻關,提升工藝裝備能力;採購部推進價值工程,優化供應體系;生產部結合「小批量、多品種」特點,合理調度,保障生產,形成快速生產反應機制;全面開展班組建設,推進5S管理[2],加強成本核算,為2006年重點品種的生產夯實基礎。
學習TS質量標準,增強質量意識,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穩定。2005年,公司農用及車用柴油機全部一次通過國家級、省級監督抽查,並先後獲得「中國名牌」和「江蘇省質量管理獎」稱號。公司委託上海某專業諮詢公司進行ISO/TS16949培訓和貫標工作,提高質量標準及質檢技能,滿足汽車行業對產品質量的更高要求。加強供應商零部件入庫管理,不達標的配套廠家被停供整改,有效增強供應體系的質量保障能力。
依法治企,運用法律手段為公司經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2005年,公司加強合同簽訂、債務擔保、欠款清收、案件訴訟等管理,通過重大合同項目律師審核制、重大決策法律意見書制、訴訟案件風險代理制、法律事務專人督辦制等舉措,使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主動和有效。通過培養,公司逐步建立起一支內部法律人員專業隊伍。
推行目標管理,加強內部考核與審計,實現降本增效。2005年,公司與主要經營部門和管理部門簽訂責任考核書,將公司的銷量、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指標量化分解到各個部門,通過加強管理,進一步控制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公司強化審計管理,實行合同章使用登記制度,嚴格進行基建、價格審計,對16個技改項目及公司維修項目共675項合同進行審核,核減金額達104.47萬元。
實施人才工程,提高隊伍素質。2005年,公司以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貫徹實施人才工程,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主動出擊市場,上網尋才、上門求才,共招聘應屆大學生20名、引進營銷專才2名、招收工人213名。為完善現有分配製度,公司優化工資結構,設立職務津貼,使員工收入隨着公司效益增長逐步提高,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企業發展遠景緊密結合,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視頻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手看過來!a股和b股的區別是什麼,一分鐘看懂!,搜狐,2019-07-05
- ↑ 5S管理方法,搜狐,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