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詩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常棣(詩經)
【原文】
常棣之華①,
鄂不韡韡②。
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③,
兄弟孔懷④。
原限裒矣⑤,
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6),
兄弟急難。
每有良朋。
況也永嘆(7)。
兄弟閱於牆(8),
外御其務(9)。
每有良朋,
傑也無戎(10)。
喪亂既平,
既安且寧。
雖有兄弟,
不如友生(11)。
使爾籩豆(12),
飲酒之長飫(13).
兄弟既具,
和樂且孺(14)。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15),
和樂且湛(16)。
宜爾室家,
樂爾妻孥(17)。
是究是圖(18),
亶其然乎(19).
==【注釋】==
①常像:棠梨樹。華:花。
②鄂:同「萼」,花草。韡韡(wei):花 色鮮明的樣子。不:豈不。
③威:畏懼。
④孔懷:十分想念。
⑤裒(pou):堆積。
(6)脊令:水鳥名。(7)況:增加。永嘆: 長嘆。
(8)鬩(xi):爭吵。鬩於牆:在家裡面爭吵。
9)務:同「侮」, 欺侮。
10)蒸:乃。戎:幫助。
11)生: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12) 儐(bTn):陳設,陳列。
13)飫(yu):酒足飯飽。
14)孺:親近。
15)翕(xT):聚和。
16)湛:長久。
17)孥(nu):兒女。
18)究:思 慮。圖:謀劃。
19)亶(dan):誠然,確實。
【譯文】
棠梨樹上花朵朵,
花草灼灼放光華。
試看如今世上人,
無人相親如兄弟。
死喪到來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關心。
原野堆土埋枯骨,
兄弟墳前尋求苦。
鵲鴻飛落原野上,
兄弟相救急難中。
雖有親朋和好友,
只會使人長感嘆。
兄弟在家要爭吵,
遇上外侮共抵抗。
雖有親朋和好友,
不會前來相幫助。
死喪禍亂平息後,
日子安樂又寧靜。
雖有親兄和親弟,
相親反不如朋友。
擺好碗盞和杯盤,
宴飲酒足飯吃飽。
兄弟親人全團聚,
融洽和樂相親近。
妻子兒女和睦處,
就像琴瑟聲和諧。
兄弟親人相團聚,
歡快和睦長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
妻子兒女樂陶陶。
仔細考慮認真想,
道理還真是這樣。
【讀解】
一個問題,即古人何以那麼看重和強調兄弟親情, 其中原因何在?恐怕我們已很難確切回答這一問題。觀念的變化 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力的限度。
認真地想,肯定有血緣的因素。親兄弟畢竟是同一血緣而出, 猶如結在一根藤上的瓜,開在一個植株上的花。這同夫妻關係不 一樣。夫妻是不同血緣的兩個人的結合,兩個之間的感情是一回 事(感情是變化着的東今),血緣又是一回事。其次,大概同父系 社會的觀念有關。男性是社會生活中的主角,大至國家,小至家 庭,都由男性主宰着。男性也是傳宗接代的主角,比起女性要重 要得多。兄弟既擔任着這雙重主角的重任,自然要引起重視,要 在觀念中得到強調。作為對比,我們很少見到對於在血緣上處於 同一層面上的姊妹關係的重視、強調和歌頌。
在事實上,兄弟不睦的事經常發生。古人所說的「兄弟鬩於牆」,應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比如我們多聽說「夫妻恩愛」 而少聽說「夫妻鬩於牆」。兄弟作為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主角,必然會因利益問題發生衝突,諸如財產繼承權、贍養義務、財產分 割之類,有時衝突還會比同外人的衝突更激烈。
兄弟親情顯然是有限的,多半是在「外御其侮」或者相依為 「命之時,或者是在社會生活的視野中同其他男性、朋友相比較時。
我們盡可以粗略地在比喻的含義上來理解兄 弟親情。重要的是「親情」二字,無論是兄弟親情、 父母兒女的親情,還是朋友間的親情,是正在失落的、無比珍貴 的人間真情。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情同手足,親女。兄弟」、「四 海之內皆兄弟」一類的說法,對我們更有實際意義。[1]
簡介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中,它原來的文學性質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2]
《詩經》中的三百零五篇詩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和「小雅」(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和讚頌神明,現存共四十篇。《詩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藝各個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3]
《詩經》編輯成書的年代約在春秋後期,據說孔子曾經刪定過〈詩經〉。到漢代,傳授《詩經》的有四家。齊國轅固所傳的《詩》叫《齊詩》,魯國申培所傳的《詩》叫《魯詩》,燕國韓嬰所傳的《詩》叫《韓詩》,魯國毛亨所傳的《詩》叫《毛詩》。東漢時,《毛詩》得到了官方和學者們的認同,逐漸盛行,齊、魯、韓三家《詩》逐漸衰落以至亡佚。現在我們見到的《詩經》,就是毛亨傳下來的,我們這裡選錄的《詩經》,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並廣泛參考了其他研究《詩經》的專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