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會議)原圖鏈接來自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 的圖片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現有274個全宗,49.6萬卷,音像檔案1萬多張(盒),實物檔案402件,各種資料6萬多冊,檔案排架總長度5000多米。 館藏檔案的起止年代為1879年(清光緒五年)至2002年,共分為:清代檔案、民國檔案、革命歷史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檔案和音像檔案五大部分。 館藏資料共65311冊,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主要是明清以來各歷史時期編纂出版的書刊資料。其中有政府公報、法規匯編、統計資料、年鑑、史志、傳記[1]、紀念刊、名錄、報紙、雜誌等。內容涉及近古至現代廣西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教育等方面。其中較為重要的有明朝天啟年間編撰的《廣西名勝志》;清代出版的廣西通志及各府縣誌,太平天國史料,廣西官報:民國時期出版的《廣西軍政大事記》、《桂政紀實》、《廣西省抗戰損失調查統計》以及反映廣西少數民族歷史的《嶺表紀》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稱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截至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838萬人,下轄有14個地級市。

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民國時期,廣西沿襲清制設省。1958年3月,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

先秦時期,廣西屬百越之地一部分,壯族侗族是廣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他們分別源於先秦百越不同的越人支系。秦漢以後逐漸有北方各民族遷入,如今廣西已經成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省區。

廣西全區有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少數民族[2],少數民族總人數居全國第一位。漢語方言有粵語、西南官話(桂柳話)、客家語、平話、湘語、閩語六種;壯語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中武鳴壯語被公認為全區官方標準壯語;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有苗語、瑤語等。

視頻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 相關視頻

假期刊的6種主要形式,老師們要學會辨別,以免投稿時上當受騙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文藝匯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