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斑東方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弓斑東方魨 |
gong ban dong fang tun |
中文學名:弓斑東方魨 拉丁學名:Takifugu ocellatus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魨形目 科:魨科 屬:東方魨屬 |
魨科,為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以貝類、甲殼類和小魚為食。多棲息於沿海及河口附近。遇敵時吸氣脹成球形,漂浮水面。春季溯河繁殖。幼魚在淡水肥育,翌春入海。個體小,常見體長100~150 mm。血及內臟劇毒,須慎食。血、肉和內臟均可入藥。分布於東南沿海及其江河下游。[1]
弓斑東方魨既是食用魚,也是一種魨科觀賞魚,又稱眼鏡娃娃。
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尾部尖細。吻鈍。口小,端位。頜各具2個喙狀牙板。體裸露,僅背、腹部門中密布小刺。背、臀鰭相對;胸鰭寬短;無腹鰭;尾鰭截形。背側具1鞍狀斑,背鰭基部有1大黑斑。
生長環境
為近海底層肉食性魚類,以貝類、甲殼類和小魚為食。多棲息於沿海及河口附近。
遇敵時吸氣脹成球形,漂浮水面。春季溯河繁殖。幼魚在淡水肥育,翌春入海。我國東、黃海及長江下游所產河魨為溯河性產卵魚類,性成熟後,每年二月下旬開始進入長江,上溯洄游入產卵場。
劇毒
成魚因卵巢、腎臟、眼球、血液含有河魨毒素,常由於處理不當發生中毒死亡事故,血及內臟劇毒,須慎食。幼魚在江湖中生長發育,秋末春初入海,此時肉味鮮嫩可口,毒性較小,是群眾喜食的時鮮珍品。我國、日本、朝鮮等國人們歷來喜食,尤以日本最甚。
人工繁殖
中國於1979年進行了弓斑東方魨人工繁殖的研究,初步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