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影像志現象1980第四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影像志現象1980第四輯》簡介:上個世紀80年代開啟了把「人」字大寫的時代,它釋放了國家的生產力和民間的力量,使中國人在這十年中第一次開始有了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80年代其實也是一個衝突的年代。中國與西方,傳統於現在,個人與體制,主流與禁忌……所有這些矛盾的組合,把80年代變成一個激烈的戰場和瘋長的草原,鑄造成前所未有的不斷突破禁區的時代。在80年代這樣一個大時代里,貫穿所有衝突的一條主線,無疑是對於自我個體價值的確認。於是,「80年代的新一輩」出現了,風雲人物層出不窮。他們或者成為大力弘揚的英雄模範,或者成為時代偶像。

分集劇情

《現象1980》 第四輯 第1集 擂台

因為一場比賽,很多人知道了一個叫聶衛平的人。因為聶衛平,很多人才知道什麼是圍棋。1985年11月,經過長達一年的艱苦比賽,年輕的中國棋手聶衛平取得了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的勝利。八十年代中國的圍棋熱就此拉開序幕。從1984年到1996年的13年間,中日圍棋擂台賽共進行了11屆,中國隊以7:4獲勝。聶衛平連勝11場,創造了圍棋史上的神話,也因此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棋聖」稱號。一名少年棋手如何成長為一代「棋聖」,擂台就是最真切的見證。

《現象1980》 第四輯 第2集 時代記錄者

1976年4月4日,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人們自發聚集到天安門廣場,用白色的絹花和輓聯祭奠剛剛離世的周恩來總理。一批熱愛攝影的年輕人用相機記錄下當時的情形。吳鵬拍攝的《團結起來到明天》、羅小韻的《力挽狂瀾》、王立平的《讓我們的血流在一起》等優秀作品被稱作「四五攝影」。這批年輕人由王志平和李曉斌牽頭,在1979年成立了「四月影會」,並開始舉辦紀實攝影展覽。30年過去了,李曉斌的作品依然廣為流傳,並成為我們解讀20世紀80年代歲月的一個標本。

《現象1980》 第四輯 第3集 尋人

大約三十年前,一場關於湖北神農架「野人」的考察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野考」規模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後,一批又一批中外科學家和探險愛好者陸續走進湖北、四川等原始森林尋覓野人。一陣探索科學之謎的熱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被掀起。二十多年過後,「野考」熱潮的參與者將為你講述一段鮮為人知的探尋經歷。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影像志現象1980第四輯 相關視頻

第20講 《夏日紀事》之生產過程
維爾托夫與《帶攝影機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