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待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待士》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第八卷。

原文

齊宣王與盼子游於囿,出鳥獸魚鱉而觀之,見其馴狎而不驚也,洋洋然有喜色。盼子問曰:「王何以能使之若是哉?」王曰:「吾惟其性之欲,而弗逆焉耳。」 盼子曰:「王必以山林處其狐狸、猴猿,沼處其魚鱉,而澤處其鴻雁乎?」王曰:「然」。盼子曰:「王必以肉飽其虎豹,果飽其猴猿,稻粱飽其鴻雁,雞飽其狐狸乎?」曰:「固然」。盼子曰:「使虎豹一日無肉,猴猿一日無果,鴻雁一日無稻梁,狐狸一日無雞鶩,則王能安之乎?」王曰:「不能也。」「今欲以澤沼處虎豹、狐狸、猴猿,而山林處鴻雁、魚鱉,則王能馴之乎?」王曰:「不能也。」曰:「然則王之所以處鳥獸魚鱉無不得其所矣,彼必感王之德而知所以報王矣。今濟與洸斗,河濟洸泗同溢,民庶流離,無人以拯之,臣請舉豹。

三晉合兵伐我,侵車東至阿,無人以御之,臣請舉虎。瀛博之間海溢,水冒於城郭,無人以收之,臣請舉鱉。四郊多壘,烽火不絕,狗偷鼠竊,乘時而興,無人以治之,臣請舉狐。戎卒相持,千里饋餉,禾黍不登,倉廩空竭,無人以理之,臣請舉雁。禮典違闕,紀法失守,敵國使至,無人以應之,臣請舉猴。忠信不孚,民隱其情,斷多辟,無人以明之,臣請舉猿。力本無貲,草萊滋蔓,田野荒蕪,無人以辟之,臣請舉狸。而王可以坐鎮齊國矣。」王勃然色變。盼子曰:「王無怪也,臣以為王不惜桑麻之之地,以為山林沼澤;不惜人食,臣養禽獸者,為其足以承王之任使也。今皆不可,則必於人乎取之。而王之待士,未見有惟其性之欲而弗逆者也,來見有處之必以其處,而食之必以其食者也。則王之所重輕,人知之矣,而又欲繩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榘度,強之以其所不能,迫之以其所不願,則任王之事者,非圖脯鬻,則有所不得已焉耳。而欲望其悉心竭力,與王共治齊國,是何異乎築枯籜以防水,鑽朽木以取火哉?」於是宣王豁然大寤,投案而起,下令放禽獸,開沼澤,與民共之;禮四方之賢士,立盼子以為相。齊國大強秦、楚,致霸,盼子之力也。

譯文

齊宣王和盼子在園囿里遊玩,放出鳥獸魚鱉讓他觀賞。見它們馴順親熱不怕人,齊宣王洋洋自得,臉上露出喜悅的神色。盼子問道:「您用什麼辦法能把它們馴服成這樣的呢?」齊宣王說:「我只是按它們的習性,而不違背它們的意願罷了。」盼子說:「大王想必是把那些狐狸、猴猿之類放在山林里,把那些魚鱉之類放在沼澤里,把鴻雁放在有湖澤的地方吧?」宣王說:「是這樣。」盼子又說:「大王想必是用肉餵飽那些虎豹,用果實餵飽那些猴猿,用稻粱餵飽那些鴻雁,用雞鴨餵飽那些狐狸吧?」宣王說:「本來就是如此。」盼子說:「倘使虎豹一天不吃肉,猴猿一天不吃果子,鴻雁一天不吃稻粱,狐狸一天不吃雞鴨,那麼大王對它們能放心嗎?」宣王說:「不能啊。」盼子說:「現在要是把虎豹、狐狸、猴猿放在澤沼里,而把鴻雁、魚鱉放在山林里,那麼大王能把它們馴服嗎?」宣王說:「不能啊。」盼子說:「大王這樣做就使得鳥獸魚鱉都得到了它們所適宜的環境,它們必然感激大王的恩德而知道以此報簽您了。現在濟河和洸河接合。濟、洸、泗水同溢,平民百姓者流離失所,沒有人能來拯救他們,我請求薦舉豹。

三晉合兵攻打我們入侵的戰車東到阿地,沒有人能來抵抗他們,我請求推舉老虎。瀛博之間因為海嘯,海水冒到了城郭,沒有人能來排除它,我請求薦舉海鱉。四野有許多堡壘,戰火不斷,狗偷鼠竊之徒,趁機而興起,沒有人能治理他們,我請求推舉狐狸。士座互相爭持,送餉千里,禾黍不收,米倉空竭,沒有人能來管理它,我請求舉薦鴻雁。禮典違缺,法紀失守,敵國派使者到來,沒有人能來應酬他,我請求推舉猴。忠信不被人所信服,百姓隱瞞他們的實情,斷案弄獄多不真實,沒有人能來斷明它,我請求推舉猿。國力無資財,雜草叢生,田野荒蕪,沒有人來開闢它,我請求薦舉狸(野貓)。這樣大王就可以坐鎮齊國了。」齊宣王神色變怒。盼子說:「大王不要怪罪我,我認為大王不異荒廢農桑之地,用來做為山林沼澤;不惜用人吃的東西,用來豢養禽獸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足以承擔大王撥交給它們的使命。現在卻不能勝任,就必定被人取代了。而大王對待賢士,卻沒見到完全按他們的性情要求而不違背他們的,沒有看見給他們住的地方必定是他們所喜歡的地方,而給隊部秘的東西必定是他們所喜歡吃的東西啊。由此看來大王所重視的和所輕視的,人們都知道是什麼了,卻又想用君王的繩束縛他們,用王的法度防範他們,用他們所不能做的事強制他們,用他們所不願意做的強迫他們,而給大王做事的人,不是為了貪圖吃喝,就是由於不得已了。而要指望他們盡心盡力,與大王共同治事齊國,這和搗干筍殼使它堅實用來防水、鑽朽木取火的做法有什麼不同呢?」於是齊宣王豁然大悟,拍案而起,下令放走禽獸開,開放沼澤,與百姓共同分離;禮遇四方的賢士,封盼子為相。於是齊國大大強於秦國。楚國稱霸,這是盼子所出的力啊。

寓意

要治理好國家,統治者必須以身作則,禮賢下士,勤政愛民,放棄腐朽墮落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國運日盛。否則,作事的領頭人又怎能服天下,治天下。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劉基於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2]。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3]。」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視頻

待士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