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國奧迪(Audi)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準、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並在中國等許多國家有分公司。

目錄

發展歷史

德國奧迪公司的歷史悠久而又歷經多變,其製造汽車與摩托車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最初設在薩克森州的四家汽車公司——茨維考市的奧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車公司、開姆尼-西格瑪市的漫遊者汽車公司(Wanderer)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車公司,對當時德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四家汽車公司於1932年合併為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UnionAG,以下簡稱汽車聯盟)。從汽車產量來說,汽車聯盟是當時德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公司,商品標誌為四個連接的圓環,代表參與合併的四家汽車公司。  二戰以後,汽車聯盟位於薩克森的汽車製造廠被前蘇聯占領軍沒收並拆除。此後,該公司的很多高層人員前往巴伐利亞,並於1949年在英戈爾斯塔特建立了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它繼承了老汽車聯盟的傳統,仍以四個連環作為標誌。  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於1969年合併,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AG),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誌沿用至今。1899年,汽車製造天才奧古斯特"霍希開創了奧迪的歷史。在位於曼海姆的奔馳公司擔任了多年車輛製造主管職務後,31歲的霍希在科隆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着手實現他製造大型、大馬力轎車的願望。1902年他從萊茵河畔的科隆搬到了薩克森的茨維考。在那裡,他於1904年正式成立了霍希股份公司(HorchAG),從而成為德國東部汽車製造業百年歷史的締造者。   從一開始,霍希就為他的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定下了「高調」:「我決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只生產大型、大馬力、高質量的豪華汽車!」無論是在霍希公司還是在奧迪公司都是如此。這正是奧迪公司迄今歷經磨難而堅定不移的宗旨:以領先技術,開拓高檔車市場。   霍希公司在霍希離開後,基本繼承了霍希本人的設計思想,將霍希牌汽車定位在馬力強勁、質量優異、裝飾豪華的形象上。1926年秋季柏林汽車展上推出的Horch8汽車,是霍希公司一款意義重大的車型。它採用8缸直列發動機,是全德國第一例,其先進的技術、高水平的性能和極佳的可靠性成為全德國汽車工業品質的代表,被譽為汽車工業"繁榮興旺"的二十年代的象徵,成為所有競爭者爭相模仿的對象。也正是這款Horch8,使霍希公司牢固地樹立起高檔豪華的品牌形象,奠定了日後霍希轎車引領頂級豪華車市場的穩固基礎。   奧迪公司從誕生那天起,就追求產品的高品質、高檔次。它生產的D型車被指定為薩克森國王和政府用車,公司的日產量到一戰爆發前已趕上了同宗兄弟兼競爭對手的霍希公司。1923年奧迪公司為瑞典王室製造的專車配備了精緻的洗手池,車座用大象皮縫製,可謂豪華至極。1927年,奧迪的R型車「執政官」是德國當時技術最先進的豪華轎車。一輛1935年生產的奧迪轎車,售價10300馬克,這對於當時月平均工資只有100馬克的德國人來說,是相當昂貴的。   霍希公司在霍希本人離開後的最初一段時期內,只能生產有限的幾種車型,而且在技術和設計上都未能超越其創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專門生產飛機引擎的Argus-Werke公司與霍希公司合併組成新的霍希—韋爾克公司。最有名的兩位工程師阿諾德"佐勒(ArnoldZoller)以及後來的保羅"戴姆勒(GottliebDaimler的兒子),後來都被提拔為設在茨維考市的霍希—韋爾克公司的首席設計師。 1926年秋天,霍希—韋爾克公司展出了由保羅"戴姆勒開發的八缸發動機汽車——Horch8。該車以其強大的發動機功能、可靠的性能和精巧的車身外形引起關注,為競爭對手樹立了標準。從此Horch8成為汽車製造業中優雅、豪華以及最高標準的代名詞。   1931年秋天,霍希—韋爾克公司在巴黎汽車展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產品——外形被漆成耀眼的黃色、帶有棕色軟頂棚、用綠色皮革作內飾、配有12缸發動機的運動敞篷跑車。從1932年到1934年,這款豪華的Horch汽車只售出了80輛。儘管市場對豪華汽車的需求開始下降,Horch汽車仍占據了豪華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其銷量比競爭對手之和還多三分之例如在1932年,Horch汽車在德國銷售773輛豪華汽,並出口大約300輛。   霍希的豪華車傑作包括830型,850型,930型等,不過其中最著名的還是853型,無論是轎車還是敞篷車,都氣派非凡,具備經典豪華的一切要素。在當時,一輛霍希853售價高達14900金馬克(30年代),相當於一座獨立豪宅的價格。直到現在,無論是在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公司總部所在地),還是在英戈爾斯塔特(奧迪公司總部所在地),或者任一個德國的汽車博物館,一輛霍希853從來都是鎮館之寶。據說,希特勒不喜歡坐霍希,好在名字帶「馮」的貴族們和帝國出身的將軍們不願將自己的趣味與這個「波希米亞下士」劃等號,從而使霍希品牌在30年代德國4.0升以上的高檔豪華車市場上占有40%以上的份額,而當時參與競爭的豪華車品牌不下10個。

  如今,人們都在議論,在奔馳復興了「邁巴赫」品牌後,奧迪是否會復興霍希這一古老的高貴品牌,從而形成全球轎車市場上霍希邁巴赫勞斯來斯(寶馬所有)、賓利(大眾所有)超級豪華品牌的「四大天王」格局?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與其它三個超級豪華品牌現在的主人不同,奧迪是霍希這一超級豪華品牌的同宗直系傳人,二者有着相同的基因。換句話說,奧迪就是霍希,所謂區別只是兩種語言的不同發音。[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