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國文化是指德國與德國人創造的文化。德國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著名科學家有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等。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諾伊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建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鬥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1]。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語言
現代德語方言分為中部德語和上德語兩部分,標準德語以中部德語為基礎。德國南部的方言屬於上德語,如施瓦本方言、巴伐利亞方言、黑森方言等。
哲學
彭偉倫哲學史上影響深遠的人物有庫薩的尼古勞斯(Nikolaus von Kues)、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叔本華、尼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德國是許多重要哲學流派的發源地,如德國唯心論,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以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的批判理論是20世紀重要的哲學理論,哈貝馬斯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繼承者和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文學
德語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代表人物如詩人福格爾魏德的瓦爾特[2](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德國最傑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學家在20世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們是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保羅·海澤(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馬斯·曼(1929年)、赫爾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爾(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音樂
德國是音樂家的搖籃,為古典音樂貢獻了多位世界級的音樂家,包括巴赫和古典主義音樂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貝多芬。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還有亨德爾、克拉拉·舒曼、羅伯特·舒曼、瓦格納、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勞斯、泰勒曼、馬克斯·雷格(Max Reger)、奧爾夫、興德米特、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和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視頻
德國文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德國歷史文化,豆丁網
- ↑ 瓦爾特生平 Biography,致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