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悵然若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悵然若失

來自 今日頭條網 的圖片

悵然若失 漢語成語,拼音是chàng rán ruò shī,指心情 沮喪,像丟了什麼東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樣子。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悵然若失 [1]

拼音 chàng rán ruò shī

出處 《世說新語·雅量》

注音 ㄔㄤˋ ㄖㄢˊ ㄖㄨㄛˋ ㄕㄧ

屬性 漢語成語

近義詞 悶悶不樂若有所失驚惶失措

反義詞 怡然自得若無其事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愁苦,仿佛丟了什麼。

示例

忠泣訴父名,主人視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動,問所從來。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若失。(清 · 蒲松齡《聊齋志異 · 牛成章》)

成語出處

南朝 · 宋 · 劉義慶《世說新語 · 雅量》:"殷悵然自失。"

成語故事

晉代文人殷仲湛自認為很有文才,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給王恭看,滿以為王恭會讚不絕口,誇獎自己一番。王恭看完後沒有發表任何評論,只是用玉器壓着。殷仲湛看到這種狀況,像被潑了一盆涼水,心裡很不是滋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