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位於文昌市翁田鎮北約5公里的海濱,主峰海拔220多米,是海南島東北部的第二高峰(次於銅鼓嶺[1]),自古譽為文昌名山之一。

基本情況

抱虎嶺南北走向,山勢岫峙猙獰,整個形貌似是巨人抱着一隻老虎。南為嶺頭似虎首,北為嶺尾似虎股,中間順勢弓形下彎中有小處隆起,狀似巨人騎虎腰抱虎頸。嶺岩臨海挺拔,氣勢磅礴,似斧削般俊奇,山上怪石嶙峋,懸石疊岩懾人膽魄。特別是那巨大的老鷹石,似墜似飛,而又穩伏于山嶺之東,呈現出搏虎壯士的堅毅和雄姿,充分展示了自然造物之偉大。南北兩峰,互相比襯,經看海濤,南觀日照,一俯一仰,各具奇態。岩縫石谷,野木繁茂,綠冠成蔭,山花野卉,四季爭妍;山乳、山蕉、山竹、牛蓑(票子)、麥旦(海南土音)、赤蘭、野欖等野果按季結出,四季均採摘,故嶺下有童謠:「飼牛小孩不該餓,吃了山乳又吃蕉;吃了牛蓑到麥旦,吃了赤蘭才知完。」嶺西,兩道山澗潺潺流下,分別流向嶺腳、抱肖兩村之東,澗水源於崇嶺內部花崗岩隙,長年泉水叮咚,水質清甜。嶺南腳下有一明月般水泊,據說是虎飲水之地方,1960年修成南嶺水庫,水面更加廣闊。

抱虎嶺不遠有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小山峰,鄉人稱之:「觀音嶺」。據古書記載,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瓊州地震,鋪前72村被震陷,抱虎嶺隨之增高千多尺。傳說因抱虎嶺增高后觸及雷公睾丸,雷公將其打斷一截,斷峰斷於嶺之東北,成一小嶺,即今之觀音嶺,抱虎嶺與觀音嶺貌離神合,古來被視為一大風水寶地,明清以來,均有道僧在這裡煉丹修道,現在尚保存較完整的煉丹庵和古碑群。

抱虎嶺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2]野豬刺蝟狐狸黃猄穿山甲蟒蛇坡馬山雞白面雞松鼠等幾十種;植物資源,除樹木野果外,還有毛山薯淮山藥紅藤白藤山姜金銀花等好幾十種。附近村民自古以來就有採藥和狩獵的習慣。

旅遊信息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交通:乘坐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到達文昌後,坐當地的中巴車到保護區。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住宿:住宿有館廈別墅、山棚漁、灘帳岩篷。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美食:飲有山泉椰汁、食有魚蝦蟹螺海味。

視頻

抱虎嶺景心角保護區 相關視頻

銅鼓嶺景區
《抱虎嶺傳說》抱虎嶺是文昌名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