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擬龜殼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擬龜殼花
圖片來自taieol

擬龜殼花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又名偽蝮蛇稜鱗蛇假龜殼花,是蛇亞目游蛇科頸稜蛇屬之下的一胎生無毒蛇類,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中、南部和台灣1500公尺以下地區,其外貌與龜殼花十分相似,藉以達到擬態、躲避天敵的效果。

特徵

中型蛇類,體形粗胖,頭頂扁平,瞳孔圓形,尾短,體背灰褐色,上有兩列黑褐色的似橢圓形班塊,且夾雜較小的不規則狀斑紋。外貌與龜殼花類似,但是擬龜殼花的頭部比龜殼花還要圓一些,身長約80-120公分。

習性

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山區或溪澗的闊葉林中,以鼠類蛙類為主食、亦補食蜥蜴蚯蚓。受干擾時會把頭壓低,使其更趨於扁平、三角形狀,做出類似腹蛇科的毒蛇姿態以嚇阻天敵,但其實攻擊性不強。多於夏秋時生產[1]

與龜殼花的差異

從生活環境來說,擬龜殼花多分布於1500米以下地區,而龜殼花的生存海拔範圍為82至2200米;而從外觀看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龜殼花圓些、體背花紋相對於龜殼花為較規則的橢圓形、頭頂顏色一致,沒有大塊雲班。綜合以上幾點,其實不難與龜殼花分別[2]

參考文獻

  1. 林俊聰. 台灣96種爬動物圖鑑. 向高世、杜銘章、林俊聰、陳王時、陳添喜(攝影),呂光洋(審訂),石瑞德(主編). 台北市: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2007年1月. ISBN 9789868204539 (中文(繁體)‎). 
  2. 存檔副本.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