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學家與扇子(外一篇)(野渡無人舟自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學家與扇子(外一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文學家與扇子(外一篇)》中國當代作家野渡無人舟自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學家與扇子(外一篇)

我國的制扇歷史已有3000多年,種類繁多,堪稱「扇子王國。」自古以來,扇子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少文學家也與扇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西漢文學家班婕妤在《怨歌行》中寫道:「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詞意真切,狀物言情。她賦予扇子一個恩情中斷,遭受遺棄而滿懷怨氣的女子形象後來人常以此典來表示悲怨之情。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有一天,有人告發某制扇人賴債不還。蘇東坡把被告傳來一問,原來是因為扇子賣不掉而無力還債,原告和被告都是忠厚的窮人。蘇東坡叫被告取來20把扇子,隨手在扇面上畫了幾幅畫。那人帶着這扇子,一出門就被人用高價收買;不久制扇人的債務全部還清了。

1961年初,郭沫若到廣東新會參觀了那個「葵扇之鄉」的制扇廠。他了解到這個廠每年能生產葵扇近億把,不僅供應國內人民的需求,而且暢銷國際市場,十分高興,當即作詩曰:「清涼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奪天工;飛遍寰宇,壓倒西風。」詩句大氣磅礴,令人鼓舞

[1]

作者簡介

野渡無人舟自橫,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