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興經濟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興經濟體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新興經濟體

成為: 新興的經濟實體

包括: 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

新興經濟體,是指某一國家或地區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新興的經濟實體,但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英國《經濟學家》將新興經濟體分成兩個梯隊。

第一梯隊為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南非,也稱"金磚國家";第二梯隊包括墨西哥菲律賓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埃及阿根廷波蘭匈牙利馬來西亞等"新鑽"國家。[1]

簡介

關於新興經濟體,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英國《經濟學家》將新興經濟體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為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南非,也稱"金磚國家";第二梯隊包括墨西哥、韓國、波蘭、土耳其、埃及等"新鑽"國家。

根據IMF公布的數據,2007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僅增長2.7%,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8%。印、俄、巴西GDP總量均超過萬億美元大關,晉升世界經濟12強,中國突破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國、印度和俄羅斯3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新鑽"國家也有不俗表現,據預測,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國將躋身世界經濟前20強。2008世界企業500強榜單上,中國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998年只有一家入圍的墨西哥和俄羅斯,已分別有5家上榜。

基於新興經濟的出色表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困擾之際,新興經濟體正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來源"。

現實困難

有些分析家認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想要獨善其身,着實困難。大部分國家所遭遇的處境則十分相似,外資撤退,本幣貶值,還債壓力增大。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韓元與2007年相比貶值近30%,創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

俄羅斯也似乎將要告別"黃金十年",由於金融風暴以及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影響,股市急轉直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市值蒸發近2/3。同時受俄格爭端的影響,外國資本自8月開始外流,到10月初為止,銀行系統的可自由兌換外匯儲備損失了近400億美元。

中東歐在2007年取代亞洲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新興市場。全球投資於新興市場的7800億美元中有3650億美元流向中東歐,而且大部分是以銀行債務為基礎的金融產品。金融危機使得外資大量抽逃,烏克蘭的股市市值跌落了7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表示,金融危機影響日漸顯著,新興經濟體增速迅速減緩。

凸顯力量

雖然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減緩,但專家分析,經過金融危機的衝擊,新興經濟體調整了經濟結構,增加了外匯儲備,改善了金融體制,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世界經濟依然會繼續增長。

高盛全球經濟研究主管奧尼爾對新興經濟體寄予了厚望,他認為新興經濟體強大的內需足以完全抵消美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大幅下降,並預計占全球GDP16%的"金磚四國"將幫助全球經濟維持3%至4%的增速。

世界需要

美日歐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但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上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相關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占全球的50%,貿易量占40%,外匯儲備占70%。專家指出,隨着金融危機爆發,西方發達經濟體紛紛進入衰退期,世界經濟重心將持續向新興經濟體轉移。

面對日趨嚴峻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新興經濟體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在一片愁雲慘霧中,新興經濟體還是讓世界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跡象。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報告顯示,越南、中國和新加坡進口總量2012年2月比1月分別增長32%、17%和1%。報告稱:"這可能是(貿易)下滑速度減慢甚至觸底反彈的證據。"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全球來應對。G20的形成本身就說明以G8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處理全球性金融危機時已經感到力不從心。正如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所主張的,我們需要一種包容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靈活高效的"新多邊主義",與這個時代的需要相適應。

國際地位

雖然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減緩,但專家分析,經過金融危機的衝擊,新興經濟體調整了經濟結構,增加了外匯儲備,改善了金融體制,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世界經濟依然會繼續增長。

與此同時,南南合作也減少了新興經濟體對發達國家經濟的依賴。南方共同市場的形成、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也對世界的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保證。

在亞歐首腦會議前夕,法國總統薩科齊就聲明力邀中國、印度等五大新興經濟體參加於2013年11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共同商討應對金融危機,這也看出新興經濟體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金磚四國

"金磚四國"指的是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新興市場國家。當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奧尼爾2001年提出這一概念時,其主要目的是為投資者指明未來最具投資機會的國家或地區。但經過幾年的發展,"金磚四國"已不僅意味着投資機會,也成了國際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磚四國"一直保持着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因此成為新興經濟體裡的佼佼者。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6年至2008年,"金磚四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0.7%。

2008年,"金磚四國"的經濟總量已占全球的15%,貿易額約占全球的13%,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據高盛公司預計,未來20年內四國的經濟總量甚至會超過七國集團

金融危機雖然也對"金磚四國"等新興經濟體造成了衝擊,但較之處於金融風暴中心的美歐發達國家而言,所受影響較小,也最有望率先走出危機。根據高盛公司的最新預測,全球經濟2013年將萎縮1.1%,但"金磚四國"仍會增長4.8%,與陷入嚴重衰退的眾多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201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3%,而"金磚四國"則有望增長8.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