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場川王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場川王宮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鎮虎跳河畔,始建於明朝,現有建築皆重建於1926年,是一處紀念「川王」李冰的川主信仰寺廟建築。新場川王宮採用了巴蜀特色的穿斗建築營造手法,是川西地區近代木構寺廟建築的珍貴實例。

2007年6月1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

新場川王宮,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2530平方米。建築平面呈長方形,由山門、張飛殿、川王宮、關羽殿、劉備殿、三清殿和左右廂房等組成,共有房間87間,建築面積1464平方米。其主體建築三清殿為四重檐歇山頂,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面闊七間31米,進深四間13.5米,高18米。四層木樓可依次而上,站在高層,可俯視對岸的虎跳河水電站,川王宮在三清殿前,八角攢尖頂,三重檐樓閣,穿斗式梁架,高12米,寬1.2米,是明代建築風格古建築。

特點

新場川王宮殿堂往後依次是觀音殿、八角亭、三清殿,越往後,空間越開闊,整個建築就像一個T字,隨着地勢層層增高,整個布局緊密,卻又富於變化。其殿堂的樣式極具巴蜀特色,算是巴蜀文化[1]的特有部分。兩邊長廊低矮,曲徑烘托出一種幽靜氛圍,將天空截取一塊,雲霞明滅、飛徘徊,「畫框」中的景色,隨着自然變化而變,中庭古樹,向陽而生,光照之下,和室內暗灰色的風格,反差明顯。

研究價值

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兩千多年來,各地特別是川西南,都修建有川王宮、川主廟等廟宇。名稱雖不同,但供奉的都是一個人——先秦時的李冰。李冰在四川作太守時,依靠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英勇,建成了聞名中外的都江堰,使川西一帶沃野千里,田疇碧綠,人民豐衣足食。因此,人民不忘他的豐功偉績,特建廟奉祀,以資紀念。新場川王宮即為此類川王宮的代表建築。  

新場川王宮,承載着蜀地歷史,建築本體用材講究,工藝細膩,結構與裝飾手法具有四川傳統建築的神韻,整個建築打破了一般廟堂建築的對稱結構[2]

保護措施

1983年,大邑縣人民政府公布川王宮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一座。

2003年,在柏樹下出土石頭像20餘尊,設置保護措施加以保護。


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新場川王宮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經國務院批准,新場川王宮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新場川王宮 相關視頻

新場川王宮

參考文獻

  1. 巴蜀文化(四川、重慶的地域文化),360個人圖書館,2019-6-21
  2. 大邑深山裡竟藏着一座「國保級」古寺,成都全搜索,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