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春攻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春攻勢
圖片來自udn

新春攻勢(事件節戊申|qn=Sự kiện Tết Mậu Thân(即戊申春節事件)英語:Tet Offensive)是1968年1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人民軍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游擊隊(越共)聯手,針對越南共和國(南越)、美國及其聯軍發動的大規模突然襲擊,旨在摧毀南越境內各軍民指揮體系樞紐。攻勢因第一次進攻發生時間為越南新年而得名。其中順化戰役雙方持續拉鋸長達一個月,而北方在占領越南古都順化市期間殺害了數千名無辜平民。而在溪生戰役[1] 中,美軍和南越軍為保衛其溪生作戰基地,持續戰鬥了兩個月之久。新春攻勢是越南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儘管此次攻勢最終以北方失敗告終,但是也令本以為擊敗了北越的美國軍政及公眾感到震驚,最終在促使美國主動發起和談並最終自越南撤軍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戰役過程

初次交火

雙方的第一次交火發生在1月21日黎明前的一剎那。這天臨晨,北越正規軍試圖越過基地旁邊的一條小河,戰鬥隨即打響。雖然北越軍隊的此次進攻被擊退,但緊跟著北越軍隊用大炮火力破壞了基地的飛機跑道,炸毀了基地主要的彈藥庫,還擊毀了數架飛機。

北越的第二波攻勢針對的是美特種作戰部隊位於老村的防線,另外還有在溪山周圍的山頭上掘壕為戰的美海軍陸戰隊。北越軍隊發動這些進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對美軍的防線進行試探。第二天,用來補充彈藥消耗的美軍直升機和輕型運輸機每幾分鐘就來一次,但此時天氣越來越糟糕,對美軍來說極為不利。

北越正規軍開始集中炮火對美軍陣地進行轟炸。他們把部隊前移,開始修築以壕溝為防護的陣地網絡。利用這些壕溝,他們可以不斷的發起對溪山外圍防禦的進攻。北越的高射炮火以及越來越糟糕的天氣使美軍接下來的補給飛行非常的困難。在溪山周圍的麥克納馬拉防線上,美軍部署有各種類型的電子傳感器。震動感應器以及高靈敏度監聽設備使美軍能夠監聽到從普通對話到無線電通信的所有信息。在空中,高空飛行的美信號情報(SINGINT)飛機可以截獲往來於北越前線和其後方指揮中心的所有無線電通信。

順化

聯軍估計北越軍在順化的激戰中陣亡2,500到5,000人,89人被俘。216名美國陸軍和陸戰隊陣亡,1609人受傷。南越軍陣亡421人傷2,123人,失蹤31人。在140,000名原住人口中,超過5,800人口死亡,116,000人無家可歸。

在奪回城市後發現了幾個埋葬平民的大型集體葬坑(最晚的一個於1970年發現),這引發了直至今日的爭議。受害者有棒毆致死的,有被槍殺的還有活埋的。聯軍給出的解釋是北越軍剛攻下城市時就開始大規模地以「再教育」的名義系統地拘捕平民,然後加以殺害,共有2800名被認為是對共產黨統治潛在有害的人被殺。被關押起來的人包括南越軍政人員,前官員,普通公務員,教師警官,和宗教人士。歷史學家京特-路易認為一份被繳獲的越共文件表明有「1892名行政人員,38名警察,790名暴政者」被處決。

始末

在時間跨入1968年的時候,越南戰場出現了僵持局面。 美軍雖然擁有絕對兵力和技術優勢,但是面對北越正規軍和越南南方游擊隊的襲擾仍然感到束手無策,久拖不決的戰爭使美國國內的反戰聲浪越來越大,林登·詹森總統面臨著當選總統以來最大的政治壓力;而另一方面,河內政府也感到壓力很大,美軍的優勢兵力和現代化武器使其武裝力量遭到了嚴重損失,士氣有些低落。如果不迅速改變這種局面,那麼抗美戰爭的結果就不堪設想。而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就必須選準時機對美軍進行一次猛烈打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越南民主共和國國防部長武元甲將軍腦海裡開始醞釀一個計劃。

武元甲準備放手一搏,在常規的戰鬥中,只要遇到美軍,他的部隊總是被打得七零八落,北越軍隊即使可以說不是在潰逃,但說實在的至少是被美軍逼得節節敗退,河內政府對美國國內日益高漲的反戰熱潮以及由戰爭引起的社會劇烈分化非常的清楚。 武元甲將軍所需要的正是通過給美國致命一擊來瓦解華盛頓政府繼續在越南進行戰爭的意志。同時通過這樣一次行動還可以讓世人知道西貢政府的本質,從而動搖其合法性。當時在美國的扶持下,很顯然西貢政府正如日中天。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時機並不有利於武元甲。

雖然河內政府相信美國人會最終變得像以前的法國殖民者那樣厭倦戰爭的,但照這樣下去,拖的時間越長,西貢政府就會變得越強大。假如美軍捲入越南的時間再持續一年半載,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NLF)的力量將會嚴重受損。而且隨著南越軍隊(ARVN)的不斷發展,即使沒有美國干預,北越都將不是它的對手 武元甲將軍的策略是速戰速決,剛好趕上美國1968年總統大選的時候給美國找點麻煩。 武元甲將軍準備從兩條戰線對敵人發起大膽的進攻。 此時奠邊府戰役的勝利仍然歷歷在目,武元甲將軍計劃襲擊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溪山的重火力點(可以向敵人發射重型炮火的軍事基地)。同時北越正規軍(NVA)和南越民族解放戰線計劃聯合進攻南越所有大城市以及省會。 如果美國決定保衛溪山基地,而這時戰鬥同時在南越其他地方打響,美國人會發現他們的戰線實在是拉得太長了。 如果美國和南越軍隊被迫同時全線作戰,他們會遭受大大小小的失敗,同時也會最終導致其在溪山的災難。溪山之戰進行的時候又必然會吸引美軍指揮官的注意力,以利於北越正規軍和越共(VC)對南越大城市大舉進攻進行準備。 當北越對南越各城市的全面進攻進入白熱化時,戰線拉得過長的美軍就難以避免溪山基地被佔領,這樣武元甲將軍將重複他十四年前的勝利。

一個非常值得懷疑的事實就是,北越正規軍、越共期望守住他們攻下的全部或是其中一些城鎮。 而南越民族解放戰線則明顯的期待著位於這些城市的大量平民揭竿而起。 除了不多的幾個城市,這些預計的情況都沒有發生。 南越各個城市的市民大都對南越民族解放戰線和西貢政府不感興趣,而很明顯,越共期望得到的支持比實際得到的高得多,這顯然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北越此次行動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簡單的贏得一次戰鬥的勝利,其關鍵的目的在於使駐越美軍連續蒙受失敗的恥辱,同時還要有效地顛覆西貢政府。 按照北越的想法,即使美國、南越軍隊最終把北越正規軍、越共逼退到叢林地帶,但留下的將是一片充滿瓦礫的廢墟之地,同時難民將成堆,整個社會將充滿對美國以及 西貢政府的不滿。 受到一系列失敗打擊的美國人將對這場戰爭徹底的喪失信心。 此次攻勢發起日定在1968年1月,也就是越南的舊曆春節期間。

溪山(Khe Sanh)村座落於南越西北角,剛好在非軍事區(DMZ)的南面,靠近老撾邊界。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溪山由法國駐守,在第二次戰爭中,溪山則成為美軍特種作戰部隊的一個重要的基地。 溪山的重要性在於它臨近胡志明小道。通過溪山,美陸軍砲兵能夠對胡志明小道進行轟炸;美軍觀察哨也可以時刻監視到北越正規軍向南部的活動情況。 如果需要,他們可以召喚空中襲擊,他們還可以向駐紮在邊界那邊位於老撾境內的CIA/Meo突襲小組提供報警。 美國特種作戰部隊還經常領導當地的蒙塔格納德人(Montagnard,指越南南部與柬埔寨交界地區的山地部落)襲擊位於該地區活動的北越正規軍車輛。這也是令河內政府寢食難安的一件事。1967年,美軍陸戰隊接管了溪山,並把該地變成了美軍一個大型的重火力點,而美特種作戰部隊則把其基地移至蒙塔格納德族一個叫老村(Lang Vei)的小村莊。

到1967年底的時候,很明顯武元甲將軍已經在著手計劃行動了。來自河內的廣播也不斷提到偉大的勝利,另外還說到要將戰爭蔓延到南越各城市裡。北越正規軍的第325師和第304師正向溪山地區挺進,而北越第3個師則在9號公路上一線排開,隨時準備截住來自Quang Tn的美軍增援部隊。很明顯北越已經向美軍下了戰書,部署在溪山的這兩個北越師曾經參加過奠邊府戰役,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頑強的戰鬥力。於是駐越美軍最高統帥威斯特摩蘭將軍倉促應戰。 雖然未來幾天天氣將會很糟糕,空中支援以及空中補給都必然會受到影響,但威斯特摩蘭將軍還是下令美軍加固溪山基地的防禦工事。 很明顯,威斯特摩蘭將軍不願意重蹈法國人奠邊府之役的覆轍。 與那次不一樣的是,美空中力量有能力對北越部隊的在地面集結的兵力實施毀滅性打擊,除了北越的高射砲還有點威脅外,美軍飛機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 而且美軍可以通過直升機以及低空運輸機傘投的方式進行補給,從而減少了對陸路補給運輸的依賴程度。

截止1月底,有大約6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被空運到了溪山以加強該基地的防守。另外數以千計的美軍增援部隊還被緊急調到了順化北部。這時北越軍的集結仍在繼續:最終共有大約2萬名北越軍隊部署到了溪山周圍,而也有些人估計這個數字是4萬。按照武元甲將軍的安排,北越砲兵將部署在非軍事區,然後他將命令攻擊部隊進攻溪山周圍築有防禦工事的山頭。這些山頭是經過1967年的激戰後被美軍陸戰隊佔領的。武元甲將軍推算,奪取這些山頭後,北越正規軍的砲兵將挪至海拔比溪山基地高的山頭上面。然後就像在奠邊府發生的情況一樣,一波波頑強的北越步兵將奮力向該基地發起進攻,直到最後將美守軍逼得沒有退路,並最終佔領溪山基地。白宮和美國傳媒相信決戰時刻已經來臨,電視新聞也整天圍繞著武元甲將軍將可能重演奠邊府大捷進行報導,以至於溪山基地美軍每天的生活情況佔據了新聞報料的首要位置。

1968年1月30日,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以超過55萬大軍和越共游擊隊在南越100多個城鎮發動新春攻勢,駐越美軍最高統帥威廉·魏摩蘭將軍倉促應戰。共有2500多名美軍喪生,北越部隊遭受約4.5萬餘陣亡、4萬負傷。戰鬥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駐紮的前線基地溪生早在1月21日開打(溪生戰役),春節攻勢期間反而較為平靜。而美國駐西貢大使館也在1月31日凌晨遭到越共敢死隊襲擊,館內美軍5人死亡,越共19人被全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