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日本艦隊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日本聯合艦隊

成立時間: 1903年12月28日

解散時間: 1945年5月1日

日本聯合艦隊,日文名連合艦隊(れんごうかんたい),雖然可以解釋為由二隊以上的獨立艦隊編成的海上作戰部隊,略稱CF(Combined Fleet)但一般是指日本帝國海軍。

聯合艦隊前身是1889年7月29日組建的常備艦隊。日本聯合艦隊成立於公元1903年12月28日,解散於公元1945年5月1日。日本聯合艦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完全覆滅,歷經中途島海戰硫磺島戰役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大海戰[1]

目錄

起源

聯合艦隊為二個及以上艦隊編成的日本海軍中心部隊。明治初期,海軍把有力艦・新銳艦編成主力部隊"常備艦隊",老朽艦編成沿岸防備的二線部隊"警備艦隊"。但是,由於甲午戰爭開戰,提出了"警備艦隊"與"常備艦隊"的統合方案,當時的軍令部官房主事山本權兵衛大佐提出把"警備艦隊"改名為"西海艦隊"、"常備艦隊"與"西海艦隊"組織成"聯合艦隊"的提案。這是聯合艦隊的開始。

甲午戰爭開戰的六日後完成編成。以後,日俄戰爭之際再於戰時臨時編成,大正12年(1923年)以後為常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是20世紀前半葉日本帝國海軍在中、遠海遂行機動作戰任務的戰略、戰役軍團。由兩個以上艦隊組成,統轄並指揮除近海防禦兵力以外的大部乃至全部機動作戰兵力。聯合艦隊司令或總司令直接隸屬於日本天皇,在軍政方面受海軍大臣領導,在軍令方面受海軍軍令部總長指揮。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聯合艦隊奉命襲擊夏威夷珍珠港,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太平洋戰爭爆發。1944年6月和10月,在馬里亞納海戰和萊特灣海戰中遭到決定性失敗,航空母艦損失殆盡,再也無力實施有組織的艦隊作戰。

組織結構

聯合艦隊司令部、包括司令長官與補佐幕僚、參謀長、參謀副長(S19-)、首席參謀(通稱先任參謀)、炮術參謀、水雷參謀、航空參謀、通信參謀、航海參謀、機關參謀、戰務參謀、政務參謀、主計長、軍醫長、機關長、暗號長、氣象長、副官等配置。除首席參謀以外,皆以參謀通稱。

1949年的日本憲法表示日本軍事武裝力量只用於維持自衛。戰後的日本海上武裝力量是日本自衛隊中的海上自衛隊。

參戰記錄

聯合艦隊旗艦參與的海戰。

甲午戰爭-旗艦:防護巡洋艦松島

黃海海戰-明治27年(1894年)9月17日-旗艦:防護巡洋艦 松島

威海衛海戰-明治28年(1895年)2月12日終結-旗艦:防護巡洋艦 松島

日俄戰爭

黃海海戰-明治37年(1904年)8月10日-旗艦:戰艦 三笠

日本海海戰-明治38年(1905年)5月27,28日-旗艦:戰艦 三笠

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

1942年2月12日前-戰艦 長門

中途島海戰-昭和17年(1942年)6月5~7日-旗艦:戰艦 大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