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昌都市殘疾人聯合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昌都市殘疾人聯合會是副縣級建制機構,負責開支殘疾人康復[1]教育、勞動就業、扶貧、文化、體育科研、用品供應、福利、社會服務、無障礙設施和殘疾人預防等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扶助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目錄

主要職能

(一)聽取殘疾人意見,反映殘疾人需求,維護殘疾人權益,為殘疾人服務

(二)團結教育殘疾人,遵守法律,履行應盡的義務,飛揚樂觀進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三)弘揚人道主義,宣傳殘疾人事業,溝通政府、社會與殘疾人之間的聯繫,動員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

(四)開支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文化、體育科研、用品供應、福利、社會服務、無障礙設施和殘疾人預防等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扶助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五)承擔昌都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做好綜合、組織、協調和服務。

(六)指導縣級殘疾人聯合會工作。

(七)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內設機構

根據昌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給予對地區殘疾人聯合會機構編制調整的批覆》(藏昌機編發【2012】29號),殘疾人聯合會為副縣級建制。殘疾人聯合會內設辦公室、業務科,2個機構均為正科級行政建制。殘聯所屬的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為誠科技事業建制。

相關資訊

昌都殘疾人多吉:奮鬥!點亮希望之光

「身有殘疾是一種不幸,但他們與我們健全人是平等的,只要真誠地關心和幫助殘障人士,他們的生活就能變得更好。」近日,多吉帶領30餘名殘疾員工來到昌都市第二福利院,為福利院的小朋友舉辦集體生日會。

作為昌都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負責人,多吉平日裡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讓這些員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活得更快樂、更自信。

今年7月,在昌都市殘疾人聯合會[2]的指導下,結合昌都市實際情況,多吉所在的西藏潤德康成工貿有限公司創辦了昌都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聘用殘障人士從事學生校服加工工作。此外,基地還為殘障人士提供創業孵化場所和就業創業培訓、政策諮詢、項目對接、創新技術支持等服務,幫助他們零成本就業增收。

得知基地要招收殘疾員工的消息後,朗吉頓珠立馬從家鄉找來。但他雙手蜷曲無法正常伸展,基地工作人員告訴他不適合參加這次縫紉招聘。失落的朗吉頓珠找到多吉,希望基地能給他一次機會。

看着他眼裡渴望的眼神,再三考慮後,多吉最終留下朗吉頓珠,讓他從事銷售工作。

訂製工作服、印發藏漢雙語名片、傳授銷售技巧,在多吉一步一步引導下,朗吉頓珠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領。憑着一腔熱忱,2個月後,他成功轉正。

「基地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食宿,還給我們買了五險。我現在一個月有3000多元收入,養活自己不成問題,還能拿出一部分接濟家裡。這一切都要感謝基地給我提供了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已經成長為基地管理人員的朗吉頓珠滿是感激之情。

當問及為何要幫助殘疾人時,多吉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1978年3月,多吉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雖然從小成績優異,但在高一時,因家境貧困,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他選擇輟學打工供兩個妹妹上學。

當保安、搬運工、服務員、送貨員、銷售員……無論再苦再累,他始終告誡自己「一定要靠努力奮鬥擺脫貧困,改變命運」。他的勤勞、淳樸贏得了很多人的賞識和幫助。2012年,經人引薦,多吉開始從事學生奶銷售,工作逐漸穩定下來。經過3年打拚,他成為昌都銷售片區主要負責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雖然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但多吉總忘不掉老家那幾個身有殘疾的鄉親。「他們幹不了重活,找不到工作,日子過得十分困難,我一直希望能夠幫助他們。」為此,多吉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繫,組織當地殘疾人和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謀生技能,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

8月20日,在昌都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揭牌儀式上,殘疾人就業者赤列卓瑪表達了內心的喜悅:「有了這份工作就有了穩定的收入,我們家的生活也有了保障。」這也是基地30多名殘疾員工的共同心聲。

下一步,多吉打算有計劃地讓部分培訓結業人員回到自己的家鄉,將周圍有條件的殘疾人召集起來,幫助他們建立服裝生產線,將市里一部分訂單分配下去,讓更多的殘疾人走上就業創業之路。

視頻

昌都市殘疾人聯合會 相關視頻

殘疾人創業
維護殘疾人 老年人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