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曼陀羅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曼陀羅葉

曼陀羅葉,中藥名。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Datura metel L.或毛曼陀羅Daturainnoxia Mill.的葉。白曼陀羅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上海南京等地有栽培。毛曼陀羅分布於遼寧河北、江蘇、浙江、河南。具有鎮咳平喘,止痛拔膿之功效。常用於喘咳,痹痛腳氣脫肛癰疽瘡癤[1]

中文學名 曼陀羅葉 茄科
植物界 曼陀羅屬
被子植物門 白曼陀羅或毛曼陀羅
雙子葉植物綱 採收時間 7-8月
管狀花目 毒性 有毒

植物形態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無毛。莖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呈叉狀分枝,綠色,表面有不規則皺紋,幼枝四棱形,略帶紫色,被短柔毛。葉互生,上部葉近對生;葉柄長2-5cm;葉片寬卵形、長卵形或心臟形,長5-20cm,寬4-15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不對稱,邊緣具不規則短齒、或全緣而波狀,兩面無毛或被疏短毛,葉背面脈隆起。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花梗長約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狀,長4-6cm,直徑1-1.5cm,淡黃綠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整齊或不整齊,先端尖,花後萼管自近基部處周裂而脫落,遺留的萼筒基部則宿存,果時增大呈盤狀,直徑2.5-3cm,邊緣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狀,長14-20cm,檐部直徑5-7cm,下部直徑漸小,向上擴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片5,裂片5,三角形,先端長尖;雄蕊5,生於花冠管內,花葯線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1,子房珠形,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數,花柱絲狀,長11-16cm,柱頭盾形。蒴果圓球形或扁球狀,直徑約3cm,外被疏短刺,熟時淡褐色,不規則4瓣裂。種子多數,扁平,略呈三角形,熟時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惡臭,全株被白色細腺毛及短柔毛。莖粗壯,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多呈叉狀分枝,灰綠色。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廣卵形,長8-20cm,寬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緣或呈微波狀,背面葉脈隆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長15-20cm,直徑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稜角,先端5淺裂,花後自近基部斷裂,宿存部分橢果實而增大並向外反折。蒴果生於下垂的果梗上,近圓形,密生柔韌針狀刺並密被短柔毛,熟時先端不規則裂開。種子多數,腎形,淡褐色或黃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鎮咳平喘,止痛拔膿。[2]

主治

喘咳,痹痛,腳氣,脫肛,癰疽瘡癤。[3]

化學成分

白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註 1]0.22~0.55%; 其中有天仙子鹼(Hyoscine)、天仙子胺(11yoscyanline)和阿托品(Atropine)。毛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 16~0.505%;其中主要的是天仙子鹼和天仙子胺,還有紅古豆鹼(Cusoohygrine)、陀羅鹼(Mete1oidine)、7- 羥- 3,6- 雙巴豆酰氧基托烷〔7-Hydroxy-3 ,6- bis (tigloyloxy)tropane〕等。歐曼陀羅葉含總生物鹼0.06~0.45%,其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鹼、阿托品。紅古豆鹼。陀羅鹼、7-羥-3,6-雙巴豆酰氧基托烷等。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晝夜間有變化,晚23 點後增加,晨7點後減少。紫花曼陀羅含生物鹼天仙子胺和天仙子鹼;葉中總生物鹼的含量較少。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瘺管:曼陀羅葉對瘺孔有吸膿和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法取曼陀羅葉用冷開水洗淨,在葉上用針鑽成多數小孔,置葉子消毒碗內,用煮沸米湯沖泡後備用。按外科常規消毒創口,依瘺孔情況貼上經上述處理的曼陀羅葉。若要求多吸膿者,取葉之背面(即葉脈隆突面)接觸創口;要求多長肉芽者,則取葉之正面(即細緻面)接觸創口,然後蓋上紗布,每天換藥1~2次。試用於7例慢性骨髓炎合併瘺孔患者,病程短者為半月,最長為14年,多數用過骨質搔爬術和抗菌素治療無效。用此法治療結果,4例痊癒,3例顯着有效,療程最短者7天。

視頻

曼陀羅葉能治失眠?

注釋

  1. 「生物鹼」:生物鹼存在於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有似鹼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鹼。大多數有複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學活性。有些不含鹼性而來源於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鹼的範圍內。而有些來源於天然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肽類,習慣上又不屬於「生物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