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學范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學范故居,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新街11號。是一個古建築、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朱學范故居是一棟老式江南民居,是朱學范的出生地。該故居為小青瓦白粉牆立面、磚木結構,二層樓二進房子。其後門門框圍以米黃色的花崗石條石,小青瓦鋪設的檐口兩端為荷花磚刻,總占地面積632平方米,另在該建築的西北側有磚混結構的三層念佛樓。2005年10月12日,它被列為金山區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金山區楓涇鎮修復故居,並對外開放[1]。2014年4月4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位於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新街11號。

朱學范故居建於清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之前,為上海地區傳統磚木結構兩層樓民居,上下共10間,建築面積150平方米。1905年至1925年,著名愛國人士朱學范在此度過童年時代。

人文歷史

朱學范(1905—1996),楓涇鎮人,早年畢業於上海法學院,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1932年任上海市總工會主席[2]。一.二八抗戰中組織郵電工人支援十九路軍,率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直奔吳凇炮台前線,冒着敵軍炮火和飛機轟炸的危險,每天用救護車運送傷員,得到愛國官兵們的極大讚賞。1938年,他與解放區工會代表在漢口發起組織中國工人抗敵總會籌委會,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至1948年任中國勞動協會理事長,並當選世界工會聯合會副主席。解放後,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等。1996年朱學范病逝於北京後安葬在金山楓涇公墓內。 現故居由其親屬、居民居住。2003年11月公布為金山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視頻

朱學范故居 相關視頻

朱學范0202
「抗日烽火中的勞工領袖—朱學範文物文獻展」開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