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焉用牛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殺雞焉用牛刀,漢語成語,【拼音】: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殺:處置,執行,做;雞: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小事物;牛刀:有強大功能,能力大的人或物。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1]
![](/images/thumb/a/a5/%E6%9D%80%E9%B8%A1%E7%89%9B%E5%88%80222.jpg/300px-%E6%9D%80%E9%B8%A1%E7%89%9B%E5%88%80222.jpg)
原圖鏈接殺雞焉用牛刀
出處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言未絕,呂布背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親往』。」
相關成語
【近義詞】:
典故
春秋末期,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武城縣做縣官。有一次,孔丘來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他微笑了一下,對子遊說:「治理武城這個小地方,根本用不着禮樂。比如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大刀(原文是「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引用孔丘以前講過的話來反駁他:「以前我聽老師講過,君子學了禮樂就能相親相愛,小人學了禮樂就易於驅使。我照你的話去做,為什麼又取笑我?」孔丘聽了子游的辯駁,連忙改口說:「子游這話講得對,我剛才說的那句話,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
後來,人們引用「殺雞焉用牛刀」或「割雞焉用牛刀」這個成語,來比喻辦小事情,何必花費大力氣,也就是不要小題大做。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46集 殺雞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