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原圖鏈接來自 窮游 的圖片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舊稱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簡稱RGO),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台,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台的台長和「致力於以最忱治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和恆星的位置,以便能正確的定出經度,使導航成為完美的藝術」。天文台座落于格林尼治公園俯瞰著倫敦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1]

歷史

皇家天文台的設立是喬納·摩里爵士在1674年建議的,它的任務只是為軍械署進行測量的工作,國王查理二世被說服了,並且雇用佛蘭斯蒂德進行修建的工作 。軍械署承擔了天文台的建設工作,摩里更用自己私人的經費為天文台提供了關鍵性的儀器和設備。佛蘭斯蒂德的家,原本是天文台的一部分,是由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在羅伯特·虎克的協助下,在英國設計的第一棟有特定科學研究目地的設施。它的建築花費了520英鎊(超出預算20英鎊),主要是用在重修漢佛萊公爵塔的材料上,因為他偏離了真北的方位13度,這使得佛蘭斯蒂德有些懊惱。

他不僅是安放佛蘭斯蒂德在編制星表的工作上所需要的科學儀器,並且也隨着時間的過去,合併了一定數量的其他工作,例如守時和後來編輯女王陛下航海年曆的辦公室。

摩里捐獻了兩個由湯瑪斯·譚品建造時鐘,被安放在20英尺高的八角屋內,這是建築物的主室。它們有着與眾不同的設計,每個都有13英尺(3.96米)長的鐘擺安裝在鐘的正面,很精確的每4秒鐘擺動一次,每天的誤差是空前的小,只有7秒鐘。 英國的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使用格林尼治天文台座基地進行測量:四條獨立的子午線曾通過建築物。在1851年設立的經線基礎本初子午線在1884年的國際會議上得到追認,通過天文台的艾里中星儀。它長期以來原本由黃銅小條放在庭院中做指示,在1999年12月16日升級改用不鏽鋼,並且以強而有力的綠色激光閃耀在倫敦北邊的夜空中。

古老的本初子午線已經由現代的本初子午線取代。當格林尼治是活躍的天文台時,地理座標題到了本處是扁球體的基準,它的表面與平均海平面密切吻合,稱為大地水平面。全球各地有數個基準,各自採用不同的扁球體,因為全球的平均海平面的波動可以大到100米。現代的測地學參考系統,例如世界測地學系統和國際地表參考系統,使用一個唯一以地球中心扁球體。從數個球體轉移到單一的世界球體造成所有的地理座標的移動,有些還移動了數百米。本初子午線在現代的參考系中從不鏽鋼小條標示的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之處向東移動了102.5米,而該處現在是西經5.31弧秒[2]

格林尼治平時(GMT)是以格林尼治的觀測做為基礎的時間(直到1954年),此後,GMT時間是由其他仍然活躍的天文台計算出來的。GMT現在常被稱為世界時,是觀察那些來自銀河系外的無線電源然後計算出來的,並且轉換成幾個形式,包括UT0(來自遙遠觀測所得到的世界時)、UT1(修正極運動的世界時)和協調世界時(與SI秒在UT1的差異小於0.9秒以內的世界時)。為了協助其他的時間與格林尼治時間同步,皇家天文學家約翰·龐德在1833年安裝了報時球。在整年中的每一天都準時的在下午一點(13:00)落下(在冬天是GMT,在夏天是BST)。

視頻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相關視頻

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本初子午線
英國倫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主辦的第十一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