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正寧大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正寧大蔥

正寧大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正寧大蔥,蔥白粗長,肉質鮮緊,辛辣味濃。蔥白長≥30厘米,水分≤75%。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正寧大蔥"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正寧大蔥

產地名稱;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

品質特點; 蔥白嫩長、營養豐富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第128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6年12月28日

產品特點; 正寧大蔥,蔥白粗長,肉質鮮緊,辛辣味濃,蔥白長≥30厘米,水分≤75%。 營養豐富,含有較多蛋白質,維生素,硫、磷、鐵等多種無機鹽。炒湯漂而不沉、香味濃烈、耐貯藏耐運輸等特點享譽省內外,是絕佳的調料食品。正寧大蔥的蔥白(假莖)質地細密,柔嫩潔白,營養豐富,辛辣芳香,不易抽苔和分櫱,耐貯藏運輸,延長供應,可鮮食、生食。

大蔥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礦物質及丙種維生素、胡蘿蔔素,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大蔥的組織中含有白色油脂性的液體一硫化丙烯((CH2CHCH2)2S)和大蒜素。具有增進食慾,開胃消食的功效,也是解腥味的佳品。中醫醫藥上很早就利用蔥韭蒜提取製劑,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大蔥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並有通乳、利尿、治療便秘等功效。

產地環境

正寧縣地處陝甘交界,東依子午嶺,西臨涇河水,南通三秦大地,北往塞上江南。 耕地多分布於比較平整、肥沃的宮河、永和、山嘉,月明四條原面,土地平整,土層深厚,熟化程度高,多為較肥沃的黑壚土壤,共23.66萬畝,占耕地43%。縱穿縣境的三條河川有川台地2.3萬畝,占耕地4.6%。構成正寧縣農作物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正寧縣位於大陸腹地,氣候受季風影響明顯,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濕潤半濕潤氣候。由於地勢較平緩,加之夏季季風的影響,氣候要素反映也較平緩。子午嶺林區氣候陰濕,溫度較低,雨霧多,日照少,霜期長。環繞林區形成特殊的多雨圍帶。正寧縣年平均日照時數2447.4小時。日較差條件較好,有利於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長。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正寧大蔥。

歷史淵源

人文初祖黃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動地就是正寧東部的子午嶺,《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 《漢書地理志》雲"橋山地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因此,黃帝活動於正寧子午嶺,葬於子午嶺橋山,這足以證明初帝的教人農耕貢獻之地在正寧,所以正寧人農耕生涯應為最早。

蔥在正寧栽培歷史悠久,雖無詳載,但按菜餚推斷,遠可至周秦時,近可在秦漢。在義渠戎時期,正寧就有黍、菽等作物栽植,炒麵堪稱一絕。據《甘肅賦志》載,秦漢時饅頭 和各種麵條食品就已盛行, 按照正寧和子午嶺人習俗,有麵條、就有調配品,如鹽、辣、小炒(蔥或韭)調配品。 在周秦時就醃菜,它是正寧人偏喜食菜,是古時先民儲存冬菜習慣的遺留。醃製菜有韭菜、白菜、包菜(甘藍)、蘿蔔、蒜、辣子,但無蔥記載,據這些植物栽植推斷,定有蔥的栽培,因蔥不是醃製菜,只是干藏或調味菜。按正寧人各處宴席看,雖有豐盛的各種菜餚,但每有幾碟鹹菜。凡有麵條,總有幾碟鹽、辣、蔥或小炒。不用說豬、雞、魚肉菜餚總需蔥做副料搭配烹飪。生菜:原於民族社會的採集生活,它不用烹煮,生用。

宋時范仲俺在華池陣守西夏時,在《蘇幕遮范仲俺》詞裡面稱讚大蔥:"靈武台,簫關道,寒風瑟瑟,傷別慶州揖。巴陵渡口錯交臂,岳樓關,更是無緣遇。江州城,白道逢,古邑把酒,玉博醉子京。藉宮河蔥氽鱸魚,調南北魚味,籍慰老淚傾。"

在明代夏季生切涼拌蘿蔔、辣椒、蔥號稱"三大王",菜餚中蔥蘸漿、小蔥拌豆腐已為宴席。蔥不僅在生活中有不可缺少調味菜和單獨菜,而且古人早已將它引用在人們的婚喪嫁娶中,也引用在中藥中。婚俗中,女方父母要給女兒幾根蔥和一盤大棗。蔥象徵一世聰明,棗象徵早熟早生貴子的暗示。葬禮中,逝人一手拿蔥,一手拿饅頭,象徵兒女對亡者的囑咐,步入黃泉之道,不受飢,隨身帶乾糧之意。在醫學中,人們用蔥和生薑制湯,醫治感冒, 用蔥根配其它草藥醫療小兒積食,蔥在中醫上用途甚廣,主要是通脾、通肺、通竅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以蔥讚美人物較多,如窈窕淑女指細如蔥根等等。

生產情況

2016年,正寧縣種植大蔥3.2萬畝,產量7.9萬噸,產值1.5億元。

產品榮譽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正寧大蔥"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正寧大蔥產地範圍為甘肅省正寧縣宮河鎮、榆林子鎮、周家鄉、永正鄉、山河鎮、西坡鄉、永和鎮、湫頭鄉、五頃塬鄉、三嘉鄉10個鄉鎮、58個行政村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三葉齊、掖輻1號、雞腿蔥。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黃綿土或黑壚土,土壤質地是壤土、耕層厚度≥50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1%,PH值7.0-7.5。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

9月下旬播種,播種量為667平方米播量3千克,越冬前蔥苗≥10,2-3片真葉。

2. 移栽

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移栽;移栽蔥苗標準:苗高≥40厘米,單株重≥40克,葉片不少於5片;667平方米栽植15000株。

3. 施肥

施優質有機肥≥3000千克/667平方米。

4. 培土

立秋後開始培土4-5次,培土高度10厘米左右,以不埋心葉為宜。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貯藏

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前採收,蔥白長度≥30厘米,直徑≥1.5厘米,攤放地面晾曬2至3天後分級打捆。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蔥白粗長,肉質鮮緊,辛辣味濃。

2. 理化指標:蔥白長≥30厘米,水分≤75%。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正寧大蔥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甘肅省正寧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正寧大蔥的檢測機構由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1]

參考文獻

  1. 正寧大蔥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