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丁香

水丁香花蕊
圖片來自bruce0342.blogspot

    柳葉菜科

    丁香蓼屬

分佈   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潮濕地
     中國南部、泛世界熱帶地區等

植物等級 原生

水丁香[1]學名:Ludwigia octovalvis),別名草里金釵(本草綱目拾遺)、針筒刺(海南)、水龍、水秧草(雲南)、掃鍋草(廣西)是一年生柳葉菜科丁香蓼屬的植物,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台灣島太平洋島嶼亞熱帶亞洲大洋洲以及中國大陸廣東香港廣西雲南福建海南浙江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750米以下的地區,多生長在田邊、湖塘邊、溝谷旁以及開曠沼澤濕潤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目錄

特徵

高20-50厘米,基本直立,有稜角,略帶四方形,基部木質化,暗紫色。單互生。黃色四瓣。蒴果長1.5-2厘米,微彎,類似小香蕉,所以水丁香也被稱為「水香蕉」或「假蕉」,蒴果內有細小的棕黃色種子。水丁香生長在靠的地方,一般在田旁、沼澤地,生長於熱帶和暖溫帶,在中國長江以南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種稻田雜草,一般花期為7-8個月,但在溫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開放。

一年生草本或多年生亞灌木。全株密被粗毛。莖直立,基部木質化,多分枝。單葉,互生,紙質;線形至近卵形;先端漸尖;兩面被毛;全緣。花兩性,單生於葉腋;花冠黃色,徑約2cm;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蒴果長筒形,具縱稜8條,被細毛,熟時紅色或紫紅色,先端具宿存花萼。

生長過程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鬚根多數。幼苗時平臥地上,或作傾臥狀,後抽莖直立,長20~50厘米。莖有稜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至秋莖葉皆變紫紅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漸狹,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2朵,無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細毛,宿存;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狹,作短爪狀,早脫;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細毛,4室,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蒴果線狀四方形,直立或微彎,兩端截切,長15~20毫米,成熟時變成紫色;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中醫療效

性能

全草、苦、微辛、涼;根:淡、苦、寒。全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根:清熱解毒,利尿,止血。

主治

可利尿、治慢性腎臟炎、黃疸、肝炎。水丁香根莖均可入藥,全株曬乾後,煮水可做飲料用,對高血壓、痢疾、牙痛及皮膚癢皆有療效,

視頻

水丁香之夏
水丁香

參考文獻

  1. 藥用植物水丁香,行政院農委會,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