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門市新會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門市新會區博物館新會博物館的館址為新會學宮,始建於1044年,宋仁宗下令「州縣立學」。廣州府設立州學,處在繁榮時期的新會縣亦遵旨設立縣學,在縣治東北宣化坊馬山側邊興建學宮,按照山東曲阜孔廟的模式,因地制宜建造的。新會學宮曾在元代毀於戰火,明代重建,明、清兩朝的多任知縣很重視縣學,多次維修學宮,增建敬一亭、啟聖公祠、尊經閣、萬仞宮牆、文獻[1]坊、泮水橋等附屬建築。清道光年間,學宮發展到歷史上最大的規模,東有名宦祠、忠孝祠,西有鄉賢祠。

發展歷史

新會博物館的館址為新會學宮,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宋仁宗下令「州縣立學」。廣州府設立州學,處在繁榮時期的新會縣亦遵旨設立縣學,在縣治東北宣化坊馬山側邊興建學宮,按照山東曲阜孔廟的模式,因地制宜建造的。

新會學宮曾在元代毀於戰火,明代重建,明、清兩朝的多任知縣很重視縣學,多次維修學宮,增建敬一亭、啟聖公祠、尊經閣、萬仞宮牆、文獻坊、泮水橋等附屬建築。清道光年間,學宮發展到歷史上最大的規模,東有名宦祠、忠孝祠,西有鄉賢祠。新會學宮經歷了幾個朝代的沿襲和發展,形成了廟學相結合的建築體系,整體建築格局旨在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的博大精深。

民國二十四年(1935)重修後,曾舉行過一次祭孔活動。此後,曾作新會一中校址。民國二十八年(1939),會城淪陷,學宮建築遭受日軍嚴重破壞,僅存化龍橋、欞星門、泮月池和大成殿。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至1958年,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大成殿、欞星門等,於遺址重建大成門、東西兩室、兩庫、西廡和兩廊。愛國華僑陳國泉捐助重建后座的尊經閣,政府出資重建兩側的蹈和殿、履中殿,用作新成立的新會縣博物館的館址。前座和中座曾先後用作縣農業展覽館、縣會議招待所、縣委黨校等。1988年,縣委黨校撤離學宮,由縣博物館接管,省文管會、縣政府撥款維修。至此,整個學宮成為了新會博物館的館址。

新會學宮坐北向南,前、中、後三座中軸線布局,主體建築前有欞星門、泮池,前座建築有大成門、兩庫,中座建築有大成殿、兩廡、兩廊,后座建築有尊經閣、蹈和殿、履中殿,高大台基上的大成殿位於建築群的中心。學宮大成殿為紅牆黃瓦歇山頂,其他建築為紅牆綠瓦懸山頂,建築內部改建成多個文物展廳、辦公室等博物館功能區。

從化龍橋進入學宮廣場,場中有石雕六柱三間沖天式的欞星門。拾級而過泮月池上的石砌拱橋[2],再上石級是大成門(戟門)。左右為東庫、西庫,東庫為館藏精品展廳,西庫為臨時展廳。

穿過大成門,矗立着雄偉壯觀的大成殿,是學宮的中心建築,是拜祭孔子先師的場所。殿前是花崗岩石條砌築的月台。高大台基上的大成殿,保留明代的建築風格,殿高17米,面積567平方米,是廣東最高的大成殿之一。建築結構為從七間,五進深,重檐歇山頂。下檐斗拱為外轉六鋪作,單抄雙下昂,計心造。朱紅的牆身與屋面黃色琉璃瓦,相映交輝,極顯尊貴。大成殿內正中貼金木雕神龕內供奉一尊漢白玉石的孔子座像,殿內外懸有六塊匾額和三副對聯,參照山東曲阜孔廟式樣,以山樟木通雕龍紋,藍底貼金,陽刻大字,精美華麗。孔子像神龕和匾額用金漆木雕,使大成殿成為人們欣賞嶺南建築高超工藝的殿堂。大成殿氣勢雄偉,突出地展現了孔子的崇高地位。

大成殿兩旁是與東、西兩庫相接的東西兩廡及東西兩廊。東西兩廡原安放72賢木製神牌,現在東廡為館藏書畫展廳,西廡為臨時書畫展廳。東廊為霍宗傑捐贈文物陳列室,西廊是博物館辦公室

大成殿後是明倫堂遺址,現建成石雕公園,陳列有二十多件石碑、石獸、龜跌座等明清石雕文物。後面是高出地面丈許的兩層樓閣式尊經閣(國泉樓),兩側為履中殿、蹈和殿,以廊相接,台基以紅砂岩砌築,紅牆綠瓦,四檐滴水。現在尊經閣用作博物館文物庫房,蹈和殿用作蘇家美術館,履中殿用作博物館之友活動場所。

新會學宮是新會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博物館的館舍建築,新會文物部門對學宮進行重點保護。1979年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二十年來,學宮的大成殿、大成門、兩廡、兩庫、泮池、欞星門等各處建築都得到了修繕。在大成殿內添置孔子石像、神龕和禮器,內牆畫上大面積的《孔子聖跡圖》彩畫,在大成殿和大成門添置多塊匾額。學宮內院的環境得以改善,用舊石板重鋪了大成殿四周的地面,明倫堂舊址改建為古石雕公園,種植花木綠草。同時裝置消防柱、電視監控等安全系統,解決了安全硬件問題。

建築布局

大成殿台高1.6米,殿高18米,面闊五間,進深3間,朱牆黃琉璃瓦,雙檐歇山頂,下檐斗拱外轉六鋪作,單抄雙下昂。殿前設月台。1956年、1958年相繼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成門、東西兩室、兩庫、兩廡、兩廊和尊經閣、蹈和殿、履中殿,均為紅牆綠瓦,形成以大成殿為中心、回字型的建築格局。占地1.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現存學宮系1956年重建的,其中藏經閣為1958年重建。重建成後的學宮,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25平方米,形成軸線回形布局。主體大成殿是明代遺存,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通廊,殿高18米,蔚為壯觀。1994年,殿內重立白玉石孔子塑像,並陳列孔子生平事跡。1989年6月,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展覽設置

新會市博物館以學宮為館址設有12個展廳,每個展廳100、200、300、500、平方米不等。其中,相對固定陳列的展廳4廳。大成殿,正中安放漢白玉石的孔子塑像,沿牆懸掛的地毯絨鋪面的板架上,展出《孔子生平事跡》。尊經閣、蹈和殿、履中殿3個廳,採用通體玻璃櫃,以自然光為主,配以燈管,闢為「歷史文物陳列」,輪換展出館藏文物。其餘8個為臨時陳列展廳。西室、西庫、西廡,以夾板墊底,灰色地氈絨鋪面,自然光配以黃白日光燈照射,經常展出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其它曾展出《光輝的歷程》、《秦始皇兵馬俑軍陣展》、《新會發展史》、《新會華僑史》等。

視頻

江門市新會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愛國愛黨 華僑模範——司徒美堂+黃瑫+江門市+江門市博物館
江門市博物館網上虛擬博物館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乾貨|關於文獻的那些事,搜狐,2017-09-28
  2. 拱橋的主要優缺點,搜狐,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