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滄州博施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滄州博施醫院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西方的文化宗教信仰開始大量傳播到東方。1891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欲在滄州傳教,建立教堂,由於滄州人不接受被轟走,第二年又來傳播基督教,仍沒有成效。

直到1893年英國基督教教士牧大衛開始在鹽山傳教, 1896年,英國教士牧大衛由鹽山遷居滄州,和以後來的英國醫士潘爾德一方面傳教一方面行醫治病,看病主要是用從外國帶來的眼藥水治沙眼,治療手法新穎,效果明顯,方為百姓接受,自此便以滄州為傳教中心。1898年,由英國人路博施全家捐款在滄州市運河區南關口運河西(今滄州市委路南滄州中心醫院二門診一帶)購地40畝建立了醫院。並在李家花園購地建教堂一座,在運河區馬場南街李家花園胡同北端(現滄州市基督教堂所在地)。同時在醫院南(現鍛壓廠附近)置地用於農作物改良,種植玉米、高粱小麥等。(見1933年編修的《滄縣誌》)。

英國人路博施,出生於英國的曼撤斯特,一個有名望的信奉基督教貴族階層家庭,父親是管理曼撤斯特城市的高級官員,地位顯赫,家庭生活富裕,路博施共有兄弟四人,路博施最小,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貴族性的家庭薰陶,長大後進入曼撤斯特的愛伯特大學醫學院學習,1887年畢業後,放棄在英國的舒適工作環境,受基督教倫敦教會的派遣和姐姐路貞教士同時來到中國,傳教醫病。1888年3月路博施到達天津後,接替馬根濟管理當時的天津倫敦會施醫院,由於1888年2月,年僅37歲的馬根濟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在天津馬大夫紀念醫院(當時稱倫敦會施醫院現為天津腫瘤醫院),路博施個人修養極好,談吐高雅,待人隨和,態度和藹,愛人如愛己,對患者診查治療特別仔細認真,對工作一絲不苟,在看病中不嫌髒不怕累,懷着拯救民眾苦難,解除老百姓痛苦的善心,博施仁愛,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並經常深入到滄州等地,進行農村尋醫問藥,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貧窮百姓看病,一律同等對待,路博施醫術高明,手到病除,曾得到滄州鹽政官員的高度讚賞。並且在滄州入鄉隨俗,每到一地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對人講誠信、有禮貌,醫療技術高超,治療疾病療效神奇,得到滄州人民的認可。但即使如此,路博施惟恐有不能醫治到的患者,不能及時診治的病人,不能解除民眾的痛苦,經常自己掏錢進行救助貧窮病人,在工作空閒時,經常和大家講在中國工作期滿後,將回到英國老家,盡兒子的責任,孝敬侍奉自己的父母,但天有不測風雲,路博施最終未能實現自己的夙願,1894年農曆5月初三,因突發急病搶救無效,病逝於天津路博施的居住地,時年只有32歲,英年早逝,最後屍首也沒有運回英國,直接埋葬在天津。一同來到中國的姐姐,一直在中國協助基督教會工作,路博施死後,就返回英國陪伴父母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見英國耶穌教(倫敦會、福音堂)重建滄州施醫院紀念碑)。

1896年後,英國人潘爾德醫士來到滄州,潘爾德祖籍也是英國人,但出生於英國殖民地的非洲嘎斯嘎島,18歲時回到英國本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醫學院上學,1986年畢業後,受英國倫敦基督教教會的派遣來到中國,首先是在現在的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蕭張鎮行醫看病,由於地處偏僻,看病人少,潘爾德就來到滄州,和牧大衛一起主持創建滄州施醫院,潘爾德待人慈祥和藹可親,沒有架子,無論就醫看病者是勞役、貧困者還是地位低下者,潘爾德都是一視同仁,沒有因為看病者是窮人或奴僕而慢待,以至於滄州境內幾百里內的人,只要患病都來找潘爾德看病,一年中經潘爾德看過的患者達到一千多人。1898年,路博施死後的第四年,在英國的路博施全家為紀念路博施在中國天津滄洲一帶從事的事業,決定帶頭募捐巨額資金,在滄州建立一所醫院,當時購地40餘畝,建成房屋數十間,醫院於1899年建成,當時名為滄州施醫院。滄州人民為此善舉表示熱烈的歡迎,眾百姓和鄉紳特意製作一個上面寫有「百善園」的牌匾送到醫院。1900年農曆5月,山呼莊村義和團首領王之臣率領一萬多人圍攻滄州城,因為醫院是外國教會辦的,又有外國人在醫院工作,所以就衝擊滄州施醫院,並燒毀醫院大部分建築,滄州的官員和知名人士,恐怕義和團對潘爾德等人有過激行為,就協助潘爾德和牧大衛等外國人全部脫離醫院跑到天津後回國,潘爾德等外國人到天津後,非常感謝滄州的官吏和人民保護自己和外國人的人身安全,深深體會到滄州人民對自己的深厚情誼,就和八國聯軍的指揮官表明滄州人民沒有對外國人採取排斥行為,告戒八國聯軍不要對滄州採取武力攻擊和暴力行為, 1901年義和團運動平息後,英國人牧大為,醫生潘爾德、潘爾濟、潘道生三兄弟等外國人又來到中國滄州,面對被燒毀的醫院,決定重新修繕,潘爾德極力爭取用庚子賠款和當地募捐款重修博施醫院。同時又得到路博施全家再一次匯來捐款,並擴大規模,面積由原來的40畝擴大到70畝,並把房屋之間由獨立的建築建立連廊形成一體相通,修起醫院圍牆,更考慮到滄州周圍的縣鄉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有病不能及時得到救治,所以就在滄州的鹽山購置土地建築房屋,成為滄州施醫院的分院,方便老百姓就醫看病。滄州施醫院於1902年建成。醫院大門朝東開,由東南到西北方向有六座二層的樓房,地板全部是木製,為職工居住的地方,其中東面的二個樓房是平頂,其餘的是尖頂,有的樓房還有地下室,樓與樓之間有圍牆,有六角門相通,最西邊的樓房北面是教堂,再靠北是門診,教堂的東面是二排病房,南側的是男病房,北側是女病房。中間是走廊。當時仍然由英國人管理醫院,為紀念路博施全家倡議帶頭募捐創建醫院,並重新建立醫院,1902年醫院建成後,由英國基督教教士牧大衛、醫士潘爾德監修,建立英國耶穌教(倫敦會、福音堂)重建滄州施醫院紀念碑,(紀念碑現在由個人收藏)。醫院重新建成使用後,潘爾德既要每天為患者診察疾病,進行治療,又要管理醫院的事務,每天工作量很大,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終於積勞成疾,累病了,不能起床。1906年潘爾德最終不能得到有效治療,而同樣英年早逝,年僅33歲,潘爾德病逝後,中國和英國二國人民為紀念潘爾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到滄州行醫看病,解除民眾的疾病痛苦,永遠記住潘爾德的功績,表達人們懷念潘爾德的心情,1911年6月由劉紳撰寫為潘爾德樹立一塊紀念碑(碑文見1933年編修的《滄縣誌》十三卷)。1906年潘爾德因病而死後,繼而牧大衛癱瘓於1913年前回國,還有外國人魏醫生、莆醫生等相續在醫院工作,其中莆醫生因施行手術感染死於醫院。

1920年英國醫生梅介夫來滄州施醫院主持工作,為紀念路博施全家帶頭捐款修建醫院,醫院名稱改為「滄州博施醫院」。當時有澳大利亞的賈教士擔任護士長,並招收學生學習護理技術。1937年,「七七事變」後,英國人全部離開滄州博施醫院,在醫院工作的中國工友也相續離開醫院自謀生活,僅留一位工友看守醫院,醫院處於停頓狀態抗日戰爭後期,1942年「珍珠港事件」後,美國、英國等盟國對日本正式宣戰,在滄州的日本鬼子將醫院全部占領,並修炮樓、建立據點,看守的中國工友被囚入獄,藥品器材完全被毀壞搶劫一空,並把博施醫院改成日本兵營,1945年日本投降後,聯合國華北救濟總署和英國紅十字會資助修繕部分房屋,供給部分醫藥和醫療器械,澳大利亞人郭瑞明醫生返回醫院恢復正常工作,不久後回國,英國醫生梅介夫又回到博施醫院,以後又有英國人護士長司德蘭,傳教士加拿大人孟文芬在醫院工作,中國人有基督教教士劉義松、墨春華等人參與。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部隊經常到醫院搶奪藥品,1947年滄州解放時,八路軍派二個排的部隊保護醫院,防止壞人破壞搶劫醫院,保證正常開展醫療工作。1949年新中國成立,英國教會來電報,要求英國人離開中國回國,當時主持醫院工作的英國人梅介夫就到天津馬大夫醫院物色人管理醫院,因為條件艱苦,多人來滄醫院考察後都沒有來,最終在馬大夫工作三年,畢業於齊魯大學七年制醫學院的醫生雷愛光主動要求來滄州,任博施醫院院長。

1952年11月26日博施醫院由政府接收,改名為滄縣人民博施醫院,1954年6月改名為滄縣專區第二醫院,1956年11月16日與1948年建立的大眾醫院合併成為滄縣專區醫院住院部,1958年8月1日遷入現在的滄州市中心醫院地址,原址1961年滄縣醫院遷入,直到1971年滄縣醫院遷到現在的新址,原址被當時的地委行署拆遷蓋成辦公用房和家屬院。

傳教士

傳教士亦作宣教師或宣教士(英語:Missionary),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會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着絲綢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講道的傳道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