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泉州南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泉州南音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漢族古樂[1]。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南安、安溪、永春、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起源於唐,形成於宋,主要流行於閩南及台灣、南洋群島華僑居住地區。

泉州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漢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泉州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2]

古樂起源

泉州南音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漢族古樂。起源於唐,形成於宋,主要流行於閩南及台灣南洋群島華僑居住地區。泉州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漢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泉州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南安、安溪、永春、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 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於漢族民間。大曲與當地漢族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 琵琶稱為南琶,為 曲頸琵琶,演奏姿勢是斜抱着彈奏。所用 洞簫嚴格規定為一 尺八寸,亦稱之為尺八。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均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 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 子夜歌》、《 清平樂》、《梁州曲》、《 婆羅門》等。

(4)宋代「 南戲」五大名劇:《 荊釵記》、《 白兔記》、《 拜月記》、《 殺狗記》和《 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傳承發展

南曲在漢族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 南安惠安、 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並有專業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 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的南曲音樂團[3]

分類特點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記譜方法與眾不同,樂隊組合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

「指」是有詞有譜和註明 琵琶指法的大曲。

「譜」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後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 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

「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於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諧與眾不同,是一種獨特的譜式,以「X(尺字的俗寫)、工、六、士、-」。這五字依次代表「宮、商、角、徵、羽」。採用 固定唱名法。

形式結構

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 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

洞管—— 洞簫、 二弦、 琵琶、 三弦、拍板五種。

品管—— 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②下四管樂器有南噯(中音 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 木魚)、四寶、聲聲(銅鈴)、 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雲鑼、 銅鐘、小釵和笙等。

上四管屬 絲竹樂隊、下四管屬吹打樂隊[4]

文化底蘊

泉州南音有着深厚、豐富的 漢族文化積澱。它是從中原傳到福建閩南來的,這些中原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 東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學士,經濟相當發達,各種文化交流頻繁,呈現出「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

泉州南音由譜、指、曲三大部分組成。 譜是唐大曲遺存,詞的內容多與戲文相關,曲的結構形式與元曲有直接聯繫。

泉州南音還吸收佛曲、道情的東西,吸收楚歌、吳歌、潮調及 閩南地方音樂,並吸收弋陽腔、青陽腔、崑腔。

泉州南音演唱時的位置固定為:演唱者執拍板居中;其左邊,上方為洞簫,下方為二弦;右邊,上方為 琶,下方為三弦。

演唱程序固定是「指頭譜尾」,就是說開頭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後一定要奏譜「煞尾」;中間演唱也要按「支頭」順序來進行。要「起曲頭」,就是每個支頭要有帶頭唱的人,他唱的曲屬於哪個支頭,其他人就要跟着唱這個支頭的曲。若轉換支頭,則須唱「過支曲」作為轉折的過渡、連接。上一個唱完,下一個接過拍板接着唱,伴奏樂器基本沒有間斷。

樂器演奏也有其規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揮樂隊的作用;三弦和之,猶如「琴瑟和鳴」;而洞簫與二弦的關係,洞簫為主,二弦為輔,「簫咬弦,弦入簫」,即所謂「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還是音樂內容,始終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風古味,研究價值高,欣賞價值也高。代表曲《八駿馬》、《 梅花操》等。泉州已將泉州南音申報「世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並成功入選,「泉州南音研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化文化部列入「中亞———東西方文化間對話」項目計劃。

現狀發展

2019年11月25—12月2日,我校成功開展了「中國民族音樂活態教學與實踐•福建南音進校園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主辦、理作學科和國樂學科承辦、泉州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協辦,特邀泉州師範學院南音專業專家、福建南音傳承人及青年演員,進校園開展相關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講座+音樂會、南音專家進課堂、南音傳習和師生匯報音樂會」四個模塊。

泉州南音入選中國「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廣東中山市科協幹部讚賞泉州南音

廣東中山市科協幹部提高級一行50人,於2019年11月下旬,到泉州華僑大學聽陳日升介紹泉州歷史文化[5]、欣賞南音演奏「指」與「譜」各一套,並獲贈有關「泉州南音網」的小手冊。其中一位高工楊先生(左下圖站立者)發來微信說:「陳老師您好!我已經完成了《南音》在廣東傳播的第一個任務!本書資料連封面封底共60頁,南音曲目二維碼505首,我已經全部照相發送到中山科協泉州華大學習群。南音是泉州、福建、中國精彩文化的精華!是語音文化音樂活化石!您和您的團隊對南音的研究繼承傳播是功德無量的民族事業!

中外接力「復活」百首南音曲目《泉州明代百首有聲弦管曲》出版。

明代刊刻本塵封於英德圖書館

這本書的曲譜源自400多年前的三種明代刊刻本,這些刊刻本此前泉州無任何記載也無人知曉,一直分別塵封在英國德國圖書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牛津大學龍彼得教授發現了這些刊刻本,經研究著述後在台灣出版了《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一書。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後來與龍彼得合作,並先後據此出版了書影本和點校本。

「《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中共保存着272首曲詞,但大部分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唱了,不知道其中韻律,十分遺憾。」泉州地方戲曲研究會名譽會長、泉州南音網總編輯鄭國權說,近幾年來,我們從龍彼得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得知「至少有86首曲目仍保留於現存的弦管曲簿」中,於是通過努力將這批曲目一一找出來。後再經過細細查找,又新發現了14首,兩者相加整整得到了一百首。

著名音樂學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田青為該書作序。田青認為該書為泉州南音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提供了鮮活的歷史憑證。

泉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舉行會員代表大會

此次展演泉州項目十分吸引眼球,參觀南音琵琶製作及南音洞簫製作的人絡繹不絕,李建瑜杜志陽製作的琵琶、洞簫在「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線上投票活動中,被評為「我最喜愛的樂器」。南音琵琶演奏家曾家陽、南音洞簫青年演奏家陳特超在非遺博覽園主會場演奏了傳統曲目《梅花操》、《走馬》,成都電視台以及成都人民廣播電台對他們做了專訪。

豐澤區舉辦「共築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南音演唱會[6]

視頻

泉州南音相關視頻

老閩南:南音聲聲跨海歸
泉州南音有望首次搬上大銀幕
林婉如 泉州南音演唱《睢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