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觀學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法性宗)
前往: 導覽搜尋
龍樹,中觀學派祖師
原圖鏈接

中觀學派(梵文 madhyamika),中觀理論最早的闡述者和奠基人是公元2-3世紀的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作為一個學派,則出現於公元6世紀的大乘佛教末期,與瑜伽行唯識學派並列佛教兩大派。[1] 因為它主張一切法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此被稱為「空宗」。以諸法無自性立論,破除一切眾生情見之執著,以顯現諸法實性,故又稱「法性宗」。

為大乘佛教兩大基本理論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皆屬此派,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觀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2][3]

核心要義

龍樹說:「所謂中觀者,即遮破外道常斷二邊及有無的一切增益損減邊,並且能顯示輪涅無二之法及無住涅槃妙道的諸大乘義,故稱中觀。

中觀學派的核心要義是「不著有無二邊」和「一切皆空」,因而又被稱為大乘空宗。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在「三是偈」、「八不」、「二諦」和「實相涅槃」等說法中。

  • 《中論·觀四諦品》中的「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被認為是中觀學派對中道空觀的經典性概括。
  • 《中論》開頭著名的「八不」誦:「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善滅諸戲論,能說是因緣,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 「二諦」:即是世俗諦勝義諦[4]

起源

在佛教史上,中觀學派不僅在印度本土有其重要發展,也流傳到漢、藏二地,對該地區之佛教有深遠的影響。中觀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和大乘佛教其他學說相互融合的現象,如在印度本土,中觀到了後期(約8~11世紀)與唯識發生合流;在中國,中觀則與如來藏思想合流;在西藏,中觀則和思教合流。[5]

龍樹的學說,源自早期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進一發展,認為世間一切性空 《第一義諦、勝義空》,只有假名存在《世俗諦、假名有》。龍樹之師名為羅羅跋陀羅,《大智度論》卷18引用的《讚般若波羅蜜偈》即是由他所做。龍樹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即為提婆,意譯聖天。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的著作,奠定了早期般若中觀派的理論基礎。提婆之後的傳承,史料所載不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中說,提婆晚年離開那爛陀寺,到南印度的蘭伽那達,付法給羅睺跋陀羅之後示寂。羅睺跋陀羅之後有婆藪青目。青目作《中論釋》,鳩摩羅什譯出的 《中論》,即是青目所作的釋論。婆藪作提婆的《百論本頌釋》。在他們之後又有堅意,他所作的《入大乘論》由北涼道泰等譯成中文。[2]

中期

中期的中觀派別龍樹的中觀學說,在提婆之後,一度衰微。至世親之時,有龍友僧護師徒,在中印度起而宏揚龍樹的學說。僧護又稱眾護,即僧伽羅剎,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是眾護的弟子。

自龍樹以來,雖然有般若中觀學說的傳布,但中觀派的正式建立,則成於清辨、佛護二人之手,但清辨與佛護之間,又有不同的見解。[2]

清辯是以「中觀派」或「中道論者」自稱的最早論師。清辯發展了龍樹的二諦說,批判了當時作為大乘佛教思想影響巨大的唯識學說,特別是三性說唯識無境說,同時論述了非有非無的中道立場及其意義,開創了作為學派的「中觀派」。不管是對《中論》的注釋還是自己的主張,清辯都積極採用了陳那(約470—540)確立的由宗、因、喻三部分組成的論證方法。「中觀派」的稱呼被後來批判清辯的月稱所追認。月稱把給予高評的佛護和自己都稱為「緣起論者」。[6]

派別分立

派別分立與理論發展公元6世紀佛護作《中論注》,清辯作《波若燈論釋》,與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思潮唯識論開展了「空有之爭」後,佛護和清辯雖然都標榜弘揚龍樹、提婆的中觀,但他們對空性的認識和論證方法各自不同。因之中觀派分成應成派(歸謬論證派)和自續派(獨立論證派)兩派。[1]

佛護及其弟子月稱建立「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應成派的佛護繼承龍樹、提婆破而不立的傳統,認為龍樹的空「是遮非表」。所謂「是遮」,指從各個方面指摘論敵所說的矛盾性,證明其不能成立,從而否定一切實有自性。「非表」是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積極的主張,不肯定任何規定性的存在。在他們看來,「非唯空有,亦復空空」,不但對空有,而且對空的認識本身也要加以排除。[7]

佛護作《中論釋》,月稱作《中論明句釋》、《入中論》、《四百論釋》等。 月稱論師對中觀應成派的觀點進行了廣泛的立論並對其他中觀宗的觀點給出了充分的理路上的駁斥。他繼承佛護論師的觀點,主張直接通過應承辯破他宗自相有的說法,即可在所化機相續中生起證悟無我的智慧,故被稱為「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而在教義上,他反對清辨的看法,認為一切法無自相,但是他也反對瑜伽行唯識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與說一切有部立場相近。[2]

自續派的清辨等,認為對空性要用因明的比量推論形式積極地加以表述,而不是「是遮非表」。空不是意味著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禪思中能夠達到的一種最高境界。[7]

世親的弟子安慧作《中論釋》,以唯識派的角度重新解釋龍樹的中論,認為龍樹的性空唯名論,只是佛陀的密意說,應加入瑜伽行唯識學派的三自性才是究竟。清辨起而進行反擊,他親自前往那爛陀寺,要求與世親的弟子護法進行辯論,但護法並沒有接受。清辨並且認為瑜伽行派所傳的彌勒辨中邊論》中的意旨不正確,發願要等待彌勒出世,親自向他詢問究竟是他的見解正確,還是瑜伽行唯識派所傳的正確。 在因明學方面,因為清辨此派,在論辯時會先建立自宗看法,再用自宗看法以辯破他宗,故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自立量派)。

而在教義上,他的見解與經量部相近,因而又被稱「順經部行中觀派」。由瑜伽行唯識派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註解,據說後者 是由彌勒傳世親的般若學,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至清辨門下弟子寂護作《中觀莊嚴論》,其弟子蓮華戒作《中觀莊嚴論精釋》、《中觀光明論》,以清辨的中觀自續派意旨,加入瑜伽行唯識派的教義,綜合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觀點,建立了「隨瑜伽行中觀派」。後寂護受藏王邀請入藏,將大乘佛教及此派理論傳播到西藏,對藏傳佛教具有深刻的影響。師子賢也是寂護的弟子,弘揚『般若』與『現觀莊嚴論』,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2]

融合

公元七八世紀後,隨著密教的傳播,大乘的兩個學派中觀學派與瑜伽行唯識學派開始融合,形成中觀瑜伽行派寂護是這個學派的創建者,著有《攝真實》等。[1]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中觀派的緣起. 每日頭條. 2018-04-16 (中文). 
  2. 2.0 2.1 2.2 2.3 2.4 中觀派 (PDF). 佛陀教育基金會 (中文). 
  3. 空有. 佛光教科書 (中文). 
  4. 佛法傳承之頂嚴——龍樹菩薩 中觀學派. 每日頭條. 2016-06-06 (中文). 
  5. 劉嘉誠. [h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96849.htm 中觀學的基本觀點]. 法光第131期(2000) (中文). 
  6. 齋藤明. 中觀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世界哲學》2013 年第 4 期 第 139-153 頁 (中文). 
  7. 7.0 7.1 中觀學派. 台灣Word. 2016-03-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