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渦河(guōhé)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條支流,古作「濄guō水」。南北朝東魏時改為「渦水」,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改「渦水」為「渦河」。現為淮河第二大支流,河道全長421公里,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歷史上屢受黃河決口泛濫之害。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遊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說[1]。
目錄
名稱由來
《爾雅》記載:「渦為洵」。晉郭景純注云:「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也,本作過,省文為渦,義取漩流也。」渦河之名即由此得之[2]。
幹流走向
渦河主源
為運糧河,發源於河南開封以西,黃河南堤腳下,東南向流,穿過中牟縣與開封市之間隴海鐵路,至朱仙鎮南,右納一分支,以下始稱渦河。至邸閣左納孫城河,至芝麻窪渦河故道(又稱惠賈渠)由左岸匯入,至太康縣東,右納老渦河;太康至玄武間折東流,左納小新溝、鐵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兩岸無支流匯入。
玄武至鹿邑又東南向流;鹿邑至亳縣為向東流,在焦莊北進入皖境,至劉寨東,惠濟河自左岸來匯,匯口處稱兩河口,至亳縣城,左納小洪河、陳治溝;亳州以下河道東南流,經十九里,過大寺閘,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納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右納趙王河;至義門集,漳河自右岸來匯;又經趙屯、大吳家,至渦陽縣城北,有渦陽節制閘,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於閘上游左岸匯入,五道溝自閘下左岸匯入;又穿過濉阜鐵路橋,經高爐集,至西陽集,左有青羊溝來匯,右有北鳳溝來匯,均為渦陽與蒙城兩縣的界溝。續東南流,至蒙城縣城北,有蒙城節制閘,孫溝灣(阜蒙河)於閘上游右岸匯入;蒙城以下,地域狹長,左岸有8條大溝、右岸有12條大溝直接入渦。流經雙澗、移村、龍亢、燕集、河溜、雙溝、沙溝,至紅廟西,左通符懷新河,符懷新河上有許營閘,距渦河約1公里許。折南流,至龜山頭穿過渦河大橋,又折東流,於懷遠縣城東北注入淮河。
河道總長度423公里,直線距離360公里,彎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濟河口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
渦河源頭
源於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村西,賈魯河東岸,向東南流經朱仙鎮、大李莊鄉,從四合莊出境人通許縣,境內流長20公里。河床寬21~24米,深2.7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重要支流有運糧河、惠賈渠、馬家河、孫城河、南、北鐵底河等。縣南部澇水主要由此河排泄,趙口淤灌區的全部退水也由它排泄。
尉氏縣,渦河其源有二:一在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西;二在鄭汴公路南側開封林業總場西,至大律王合二而一,再東南穿過開尉公路流入尉氏境。經北賈寨,至崔崗東界入通許。渦河在本縣流長7公里。
渦河(系常年河)境內長度51.625公里,流域面積1052平方公里。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澇流量30.6立方米/秒。沿河建水閘1座(計劃灌溉16.4萬畝,現灌溉3萬畝)。公路橋3座,機灌站16座。1966年10月治理時,主槽流量只通過12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為360立方米/秒。現底寬24米,深3.2米。
渦河支流
柘城縣境內渦河有南北兩支。南支南岸自安平鄉賈莊入境,經安平鄉的宋莊、小吉莊、大周村,李原鄉的小吳橋至鹿邑縣玄武鄉香李堂入鹿邑縣境,長14.5公里;北岸自李原鄉丁小莊入境,經李原鄉的丁口、閻口,皇集鄉的張龍光村、鴨李莊至鹿邑縣玄武鄉劉樓西人鹿境,長15公里。在柘集水面積85.9平方公里。較大支流有馬頭溝、蘆溝。北支自太康馬廠分流東北,經沙河集至縣城入廢黃河,由於水流不暢,又歷經黃水的積淤,至明嘉靖前河床淤沒。
亳州市境內流域面積為1881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4.5%。主要支流左岸有小洪河、亳宋河、武楊河、老武河、大觀新河等;右岸有油河、趙王河等[3]。
渦河上源為陰溝水
《水經注》(卷九)載:「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盪渠,……陰溝始亂菠盪渠終別於沙而水出焉,水受沙於扶溝縣。」今一上源為惠濟河,發源於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部黃河南大堤下,東南流向,流經杞縣、睢縣、柘城、鹿邑,自安溜鄉入境。
河南中牟縣河段
另一上源發源於河南中牟縣東,東南流向,流經河南省通許、太康、鹿邑,自代橋入境。兩源流至十八里集西之兩河口合一,東向流經十八里集、市區北關、十九里集、大寺集、東釣魚台、百尺河,至義門入渦陽縣境。
境內河段長66公里。河道斷面:上寬約230~250米,底寬約50~100米,河深約13~15米,在高程37米以下的河槽,平均斷面為1553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為2500秒立方米,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據1950~1986年水文觀測,最高水位為36.67米,最低水位為24.79米;最大洪水流量為2140秒立方米,最小枯水流量為零。因河槽深闊,兩岸地勢高,近百年來未曾漫溢成災,故民間有「水不逾渦」之說。
渦陽縣境內
流經亳縣城父寨七里橋入縣境。渦河流至義門集東南,漳河(現稱「章河」)自西南注入。後曲折東流至大石橋,拖江溝自北注入。
東南流至乾柴廟,龍鳳溝自南注入。東流至趙屯南,薛溝(姚子溝)水自南注入。東南流至彭渡口,湖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孫樓北,界洪河水自南注入。東流至縣城北,界溝水自南注入;雉河水(現稱武家河)自西北注入。
最小流量每秒40立方米,出現於1962年8月21日。建渦陽閘後,閘上最高水位為30.15米,出現於1976年;最低水位為22.73米,出現於1971年;閘下最高水位為28.66米,出現於1971年;最低水位22.27米,出現於1972年。
蒙城縣境內
渦河(古稱過水)《水經注》:「陰溝始,亂蕩蕩終,別於沙,而過水出焉。」源於河南省通許縣,流經杞縣、太康、鹿邑與北干惠濟河匯流,經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由田橋入境,東南流經小澗鎮西、城關鎮北、全集西、雙澗鎮北、移村集南至界溝集出境,至懷遠縣城北入淮。境內長52公里,兩岸37條大溝注入,境內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1.8%。境內河寬200—300米,深8—10米,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可常年通航。沿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建國後,修築兩岸防洪堤、溝口涵閘、蒙城節制閘、分洪閘、船閘,多次疏浚河道,水利、航運條件大為改善。
懷遠縣境內
渦河源於河南省開封縣西,於蒙城縣界溝入境,至縣城東注入淮河,過境約55公里,縣內流域面積154.6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呈扇形分布,客水面積15735平方公里,歷史上因受黃泛影響,河岸高於兩側平原1~2米,河床狹窄,呈長槽形。汛期受淮水頂托、倒灌,兩岸平原排澇困難。渦河境內計有支流14條,左岸有湯家溝、新溝、黃家溝、帖家溝、王家溝、陳家溝、施家溝;右岸有鈕家溝、楊家溝、褚家溝、西毛溝、東毛溝、唐家溝、新莊溝。渦河正常情況下水深5~8米。
防洪應急工程
但自1968年以來,上游地區開展「引黃淤灌」,大量泥沙入渦,形勢越來越嚴重,最大含沙量由1983年的4.4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31.1公斤/立方米。年來沙量由1983年的6.32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91.9萬噸。1981年渦河實測斷面與1953年實測斷面相比,大寺閘以上至兩河口東平均淤高6米;河槽平均斷面由1553平方米減少到957.5平方米;平槽泄洪流量由2510秒立方米減少到1110秒立方米,尚不足5年一遇排澇標準。是時縣水利局將渦河淤積情況逐級上報,引起了省、地和國家水利部門領導的重視。
1982年,水電部向國務院提交了《渦河淤積和引黃淤灌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國務院很快下達了(82)國函字54號文件,批轉了水電部的報告,着重指出:「河南省引黃淤灌必須完善沉沙設施之後才能進行」。並立即下撥渦河防洪應急工程經費105萬元,要求及時做好渦河安全渡汛工程。1982年冬至次年春,亳縣修築渦河防洪堤40.7公里,城市防洪牆13554米。但因經費有限,防洪堤、牆工程標準偏低,且未封閉。兩岸溝口60餘處,均未建防洪配套工程。所以目前仍不能充分發揮防洪效益。尤其是上游引黃淤灌在沉沙設施不配套的情況下仍繼續進行,使渦河水含沙量有增無減,河床淤積日趨嚴重,洪澇災害的威脅與日俱增,實力當地百萬人民的心腹大患。
渦河屬雨源型河道,其水位、流量、含沙量均受流域內降雨量的直接影響。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和含沙量多出現於6~9月,枯水期和最小含沙量多出現於冬季和春季。
70年代後,隨着中上游工業廢水排放日多,污染逐漸加重。
建國前,渦河在當地境內無永久性橋樑,兩岸交通極不方便。建國初,為溝通亳——商公路,在城東北角建起一座木排架公路橋。
1969年9月,建九孔井柱「T」型梁板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成為貫穿渦河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此後又在城西韓營修建區鄉公路橋一座,在城北二橋渡口修建浮橋1座,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
1978年,經中央水電部批准,在市境東南15公里之大寺集近處,修建了渦河亳縣樞紐工程淺孔閘1座,為當地第一座大型蓄水閘。
航道航運
航道運營
渦河為歷代漕運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區航運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明清時期,在渦河之上,毫州市配有專門的灌運船隻。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共有僧運丁船46隻。嘉慶十二年(1807年),又裁去10隻丁船,剩餘36隻丁船主要往返於壽州(今壽縣)、鳳台、懷遠、定遠、六安、霍山、英山、潁州、潁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縣。漕糧分兌於懷遠、臨淮關、壽州、正陽關4處。
清末民初,南北貨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韓營,東至車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隻等待進港裝卸。其中多是幾個噸位的木船,只有少數三蓬三桅20噸位大船和對連划子,運出的貨物大部分是農副產品和棉花、藥材等,運進貨物主要是京廣雜貨、竹、木、茶、麻、煤油、食鹽、山窯等。民國27年,亳縣淪陷後,日軍封鎖了渦河航道,河上船隻一部分被燒毀,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渦河水運中斷。
渦河建國後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噸級,汛期500噸級貨船。航道技術標準6級,營運標準2級,境內長52公里,是蒙城境內主要水上運輸航道[4]。
主要港口
懷遠港
位於縣城渦淮三角地帶,東距蚌埠市14公里。客運碼頭原在外河口(渦河入淮處),1959年遷至水門口,新建碼頭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躉船一艘,鐵質跳板一塊。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積240平方米,備有木條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龍亢港
位於縣城西46公里的渦河北岸,屬自然坡岸碼頭,可停靠100噸級船隻,抗日戰爭時期,為皖北鹽、糧、百貨中轉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約5萬噸。
上橋閘跨茨淮新河,距縣城10公里,船閘兩側設立式碼頭,可停靠200~300噸級駁船,年吞吐量約7萬噸。
主要渡口
渦河交通渡——文昌閣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縣城文昌閣,是溝通城鄉的主要渡口。
始用於宋寶祐五年(1257年),初為私營渡口。
民國年間由保公所經營,有木船多隻。
抗日戰爭期間,由日偽水上稽查隊管理。
抗戰結束後,由城關區建國鎮經營。建國後,由城關區引鳳鄉接管。
1959年蚌埠淮河大橋通車後,蚌阜公路客貨車輛由此渡運,增加渡運設備,改為輪渡,由縣交通局直接管理。
日渡客貨汽車與大中型拖拉機300餘輛,年客運量200萬人次。
1964年渦河大橋建成通車,輪渡停運,改為農渡,管理權轉交城關鎮引風辦事處。此渡口現有鋼駁3艘、木船9隻,日客運量仍近萬人次[5]。
渦河農渡——龍亢渡口:此渡口位於龍亢鎮口,清末時有浮橋兩座,後被水毀。
民國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龍亢鎮為豫皖蘇區主要抗日根據地,龍亢渡口位處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交界處,川、陝、鄂、豫等省商販為牟取厚利,多冒險到此交易,時龍亢鎮有「小上海」之稱,日客流量在萬人以上,抗戰勝利後冷落。
建國後,隨水陸交通運輸量的增加,龍亢渡於1981年由縣撥款4.2萬元,地方籌款3千元,購置小火輪1艘,建築新碼頭1座。此渡口現有水泥駁船一艘、機動鋼駁一艘、木船12隻。日渡機動車輛50餘輛,日客運量近5000人次。
視頻
渦河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渦河簡介 ,新浪博客
- ↑ 尋找軒轅之丘-白石山,東方體育,2018-03-18
- ↑ 《亳州市志》第二章 自然概貌 第二節 水系,歷史追學網,發布時間:2017-10-26 15:12
- ↑ 《蒙城縣誌》 交通 第二節 水路,歷史追學網
- ↑ 第五編交通郵電,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