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簡稱漯河農科院,始建於1955年,是漯河市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1],主要進行農作物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究。

農科院簡介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55年,歷經華中作物所郾城試驗站、河南省農業試驗場(現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郾城試驗站、許昌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漯河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歷史變遷,於2005年更為現名。今年6月,經市政府同意,省農科院批覆加掛「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漯河分院」牌子。現有職工126人,其中科技人員8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25人,碩士26人。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優秀專家和政府津貼專家11人,省、市級科技創新、拔尖人才20人,省市勞模5人。

設有小麥、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植物保護和畜牧獸醫等研究所,6個行政處室。主要開展小麥玉米甘薯芝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辣椒等作物新品種選育和植保、園藝、畜牧等研究。

常年承擔國家和省、市重點科研項目40餘項。擁有科研用地425畝及海南繁育基地20餘畝,建有高標準種子貯藏室、春化室、網室、溫室,大型科研、加工實驗儀器二十餘台套,建有局域網、農科院網站、遠程教育信息系統和電子科技期刊閱讀平台。先後加入國家和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是國家小麥、玉米、芝麻、甘薯綜合試驗站及農業部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承擔單位,是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及河南省糧食核心區超級小麥選育基地,是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漯河試驗站。

「十五」以來共獲各級各類科技成果100餘項,先後有30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和省級審(鑒)定,其中,國審品種10個,取得新品種權保護8項,專利3項。在國家、省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86篇。合著、專著30多部。育成的「漯」字系列農作物新品種在河南、安徽江蘇湖南湖北山東等省進行示範和推廣,累計推廣面積達2.9億畝,發揮了巨大的增產增收作用。

我院在農業部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綜合能力評估中,「七五」、「八五」均居全國百強,「十五」全國排名85位,行業排名65位,地市級第9名。科研條件及綜合實力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自2000年以來,連年被評為全省農科系統先進單位和全市服務「三農」工作先進單位,是省級文明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科技創新十佳單位、省科技體制改革先進單位、省科技興農先進單位。2010年被市委授予全市人才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2010年、2011年院黨委被河南省委和省委組織部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新的征程中,全院幹部職工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研為中心,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開展農業生產服務[2],努力把我院建成全國知名、全省一流、豫中南區域性農業科研單位,成為豫中南科技創新中心,成果轉化中心。

視頻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 相關視頻

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
漯河漢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