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鬼
圖片來自storm

烏鬼一說是水鳥鸕鶿,專以河中的小魚為食物。

杜甫有《戲作俳諧遣悶》詩之一:「異俗吁可怪,斯人難並居。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何謂烏鬼?歷代解釋不一。沈括在《夢溪筆談》以為烏鬼是指鸕鶿,更精確的說法是普通鸕鶿,沈括曾到過四川,見過鸕鶿被馴養補魚的情況。宋代無名氏著《漫叟詩話》則認為烏鬼是,「川人呼豬作為烏鬼聲」。馬永卿《嬾真子錄》中反駁沈括之見解,他認為黃魚的體形大,鸕鶿根本無法捕捉黃魚。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烏鬼有種種解釋,有人解為鸕鶿(四川人呼為漁老鴉),我認為比較可靠。」

另一說烏鬼指鬼神或稱烏蠻鬼[1]程大昌《程氏演繁露》據元稹詩「鄉味猶珍蛤,家神愛事烏。」一句,認為「唐俗真有一鬼,正名烏鬼」。

又《楊慎外集》載「峽中養鴉雛,帶銅錫環獻神之烏鬼。」《詩辭事略》又謂「楚峽之間事烏為神,所謂神鴉也。」

目錄

其他

烏鬼又指非洲黑人,王必昌輯《重修臺灣縣志》載「烏鬼,番國名,紅毛(荷蘭人)奴也,其人遍體純黑。」

參考文獻

  1. 仇兆鰲註:「蔡寬夫《詩話》: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巫占瓦代龜。』自注云:『南人染病,競賽烏鬼,楚巫列肆,悉賣龜卜。』烏鬼之名見於此。巴楚間,常有殺人祭鬼者,曰烏野七神頭,則烏鬼乃所事神名耳。或雲『養』字乃『賽』字之誤,理或然也。邵伯溫《聞見録》:夔峽之人,歲正月,十百為曹,設牲酒於田間,已而眾操兵大噪,謂之養烏鬼。長老言地近烏蠻戰場,多與人為厲,用以禳之。《藝苑雌黃》謂烏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