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鐘銘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社運人士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78-12-08) 1978年12月8日(42歲) 臺灣臺北縣(今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台灣綠黨

學 曆

經 曆

王鐘銘生於(1978年12月8日-),臺灣政治人物、社運人士。新北市人。曾代表臺灣綠黨參選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曾因江翠國中護樹行動而入監服刑。

目錄

生平經歷

王鐘銘1978年12月8日出生於臺北縣,曾就讀臺北縣板橋市後埔國民小學;國小三年級時舉家遷回淡水鎮,就讀臺北縣淡水鎮淡水國民小學臺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畢業、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肄業。2006年12月任職臺北市社子島社區刊物《雙河彎》創刊主編。

王鐘銘曾參選2010年新北市淡海選區市議員選舉,是台灣選舉史上少有的已出櫃同性戀候選人,但未當選。2012年角逐新北市第一選舉區立法委員,同樣落選。

2011年,王鐘銘在電影《賽德克•巴萊》擔任臨時演員,扮演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與日本員警警員。

政治生涯

第一屆新北市議員選舉

王鐘銘在新北市改制後第一屆新北市議員選舉(第一選區)時,提出淡水「農業才是未來」的觀點,主張要復育淡水農業,修正休耕補貼,鼓勵青年返鄉。此外也主張發展文創產業、提升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建立「綠色交通」等。政策上主張環境保護,強調農業台灣經濟中的重要性,曾打扮成「神農大帝」的形象參加抽籤。王鐘銘也將理念應用於競選,提倡「環保選舉」,反對使用宣傳車、競選旗幟、競選傳單等常見台灣競選手法,主張「乾淨而安靜的選舉」。最後他雖以8321票(得票比7.5%)落選,但已是台灣綠黨在這次選舉中的最高票候選人,並宣示繼續投入2012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唯開票結果不如預期,以僅僅5,038的得票張數(得票比2.37%)落選。

另外,王鐘銘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對台灣主要政黨的弱勢群體權益保障政策感到失望,是他投入選舉的原因之一。他認為選民應該支持代表弱勢群體的民意代表,因為如果政府照顧了弱勢群體的權利,那其他選民的權利也會有所改善。例如在2011年,教育部就「國中小學課程是否納入性多元教育」召開公聽會時,他主張同志教育應納入性別教育的一環。

其在各行政區得票率分別石門區:242票(3.37%)、三芝區:538票(4.48%)、淡水區:7,061票(9.56%)、八裡區:480票(2.68%),其得票數雖僅有八千餘票,但從得票率看來,在三芝、石門等保有較多農業、自然景觀區域,其支持率反而遠遠不及人口結構以工商業為主的淡水區。

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

2012年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類似2010年之市議員選舉,王鐘銘於工商較發達區域支持率反而較鄉村高,其得票數分別為:石門區122票(1.77%)、三芝區235票(1.83%)、淡水區2,942票(3.50%)、八裡區308票(1.59%)、林口區754票(1.64%)、泰山區677票(1.57%)。據信,低得票數癥結除了缺乏既有的長期在基層耕耘外,政見過於空泛、超脫民情現實也是主要的問題之一,而這也是綠黨這類以環境保護、高知識份子為訴求,不願關注經濟繁榮與環境和諧並存課題,以而形成全民持續參予運動的環保團體,所始終無法跨越的障礙。但王在敗選後,接受網路媒體採訪時,自己歸納敗選原因,癥結在於目前立法委員選舉制度設計與社會資源集中高度兩大政黨的小黨生存困境問題。

第二屆新北市議員選舉

王鐘銘於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代表臺灣綠黨參選第二屆新北市議員(八裡、淡水、三芝、石門選區),以較上屆更低的6,880票數落選。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淡水區人口移入增加顯著,王的得票數卻明顯流失了,以淡水區而言,此區人口自2010年至2014年止,四年期間成長了15,032人(2010年143,439人,2014年158,471年,增幅約達110%),王在本區得票數卻不增反減(上屆7,061票,本屆5,812),只剩下第一屆的八成稍強,顯見未獲新市鎮、紅樹林等近年主要新興人口移入區的選民支持,而在石門、三芝、八裡的得票數也都有程度不等的減少。

參選記錄

2010年新北市第1屆議員選舉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綠黨 王鐘銘 8,321票 7.50%
2  無黨籍 蔡錦賢 24,179票 21.78%  
3  中國國民黨 鄭戴麗香 30,122票 27.14%  
4  民主進步黨 呂子昌 28,707票 25.86%  
5  中國國民黨 李文德 17,509票 15.77%  
6  無黨籍 練瑞農 2,166票 1.95%%  

2012區域立法委員選舉新北市第1選區

號次 姓名 黨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何博文  民主進步黨 90,125票 42.44%
2 余宗珮  親民黨 9,359 票 4.41%
3 王鐘銘  綠黨 5,008票 2.37%
4 吳育昇  中國國民黨 107,821票 50.78%  

2014年新北市第2屆議員選舉

  • 第一選區(八里區、淡水區、三芝區、石門區)
  • 4席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中國國民黨 鄭戴麗香 18,779票 17.21%  
2  綠黨 王鐘銘 6,880票 6.30%
3  民主進步黨 鄭宇恩 31,928 票 29.26%  
4  無黨籍 蔡錦賢 20,167票 18.48%  
5  中國國民黨 蔡葉偉 16,421票 15.05%  
6  民主進步黨 呂子昌 14,919票 13.67%

活動理念

善用網路資源以小搏大

王鐘銘和其所屬的綠黨,其組織動員的模式和以往參政者深耕地方派系的方式不同,而是類似大學社團活動的延續,他們雖只有一小群人,卻懂得應用網路各發聲平臺,以「環境正義」為訴求,舉辦各種社團式活動(如網聚、讀書會、「散步」)匯聚人氣,或突顯特定議題增加個人曝光率與熱絡選情。其發起之活動包括「917真無車反淡北淡水老街散步」,以及FACEBOOK上的「一人一張照,救救淡江夕照」,或在特定地方建設公聽會發動群眾參予等。其活動模式幾乎均在網際網路上持續不倦進行,這種小股遊擊戰的組織動員模式,相對於其他參選人的長期地方固樁的活動模式來說,成本雖小,在增加個人曝光率與突顯特定議題的爭議上效果不錯,也符合現今網路影響力愈益深入生活各個層面的潮流,尤其在人際疏離的都市化地區尤然。

綠黨內部組織改造與理念爭議

在苦勞網上,前綠黨黨員投書指摘,王鐘銘以綠黨資源參選民代過程中及落選後,在行政資源與人事等方面疑似不當的舉措。其與王就青年參議願等綠黨組織再造的討論內容揭露,連日引發廣泛討論。

重大的環保抗爭運動

2013年王鐘銘組織反淡北道路運動與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區抗爭運動。先後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使得淡北道路因遭判決撤銷環評,而陷入停工命運。並組織淡海新市鎮二期地主戶成立「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進行抗爭運動,從而成功吸引媒體關注,甚至被形容為「大埔第二」。

環保運動者

王鐘銘為環保運動者,作為代表綠黨淡水區民意代表參選人,政見以環保議題為訴求與交通建設多有衝突。對於喧騰一時的公共基礎設施之一的交通建設,王密集於苦勞網、各大網路媒體等公共領域發聲,或投入街頭抗議活動,其反對之交通建設包括蘇花高速公路淡江大橋淡北道路等。以淡北道路為例,支持交通建設者主張交通建設有繁榮地方、便利生活,反對者則認為交通建設無助於改善交通反而失去淡北最後一塊綠地,臺北市交通局評估「淡北道路」無助於改善交通,建議應推動大眾運輸,正反意見衝突對峙,頗受當地居民關注,投注在此具衝擊議題上的政治人物,短時間內確能爭取一定程度曝光率,但在兩黨政治中,環保議題是否能獲得中長期支持尚待觀察。

江翠護樹

王鐘銘於2013年6月參與新北市江翠國中護樹行動,遭警方以「妨害公務罪」起訴,2015年1月判決有期徒刑3個月。但王鐘銘拒絕易科罰金,選擇入獄服刑。

參與維基

王鐘銘自2004年起開始參與維基百科,曾擔任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籌備聯絡人,為該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