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全稱廣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區市政交通項目旅客自動輸送系統,簡稱APM線)是廣州地鐵一條運營中的線路,代表色為天藍色。屬於中運量大眾捷運系統,亦是廣州第一條使用膠輪路軌系統的線路[1]

概要

APM線南起海珠區廣州塔,向北下穿珠江主航道到達海心沙,再經過珠江新城花城廣場中軸線,經過天河體育中心到達林和西站。路線總長3.88公里,全部採用地下路線,共設9座車站,1座地下車輛維修中心(含控制中心)。

APM線9個車站中,廣州塔、黃埔大道、體育中心南及林和西四站採用明挖法建造。大劇院、花城大道、婦兒中心這三站則跟珠江新城地下空間合建。天河南站則採用明挖法以及暗挖法建造站台,亦是全線有暗挖站台的車站。海心沙站由於土地置換工作緩慢,則是採用先盾構通過,後明挖車站的方法建造,以節省建設時間

至於隧道區間,廣州塔至大劇院、婦兒中心至天河南、天河南至林和西區間為盾構區間。其中,林和西至體育中心南上跨3號線林和西至體育西路的區間隧道。而黃埔大道至天河南則下穿1號線的區間隧道。其餘區間除上跨5號線隧道的部分採用礦山法建造外,均採用明挖法建造。

歷史

2006年6月30日,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在林和西站工地正式開工。

2007年7月16日,廣州地鐵與龐巴迪簽訂系統供應合同。龐巴迪將向廣州地鐵提供14輛CX-100車輛,CITYFLO 650列車控制系統,18個專用道岔

2007年9月,黃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區間右線盾構機成功下穿1號線隧道;2008年1月1日,天河南站-體育中心南站區間左線盾構機抵達體育中心南站。至此天河南站-體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區間雙線貫通;同年6月8日凌晨,黃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區間左線盾構機成功下穿1號線隧道,標誌着黃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區間雙線貫通;2009年4月19日,赤崗塔至廣州大劇院區間右線盾構機出洞,抵達歌劇院站南端吊出井。

2009年4月28日,施工中的地下停車場基坑東側出現地陷,陷落面積約10平方米。

2010年3月20日,第一列APM列車進入赤崗塔車輛段。

2010年11月8日,APM線開通觀光試運行,赤崗塔站、海心沙站因亞運安保要求不對外開放,列車以歌劇院站為臨時終點站。車組到達歌劇院站清客後,會繼續經海心沙站前往赤崗塔站,並在該站折返;2010年11月28日,APM線赤崗塔站開通[2]

2011年2月24日,海心沙站開通,乘客出站後,必須購票進入海心沙公園(目前海心沙公園已經免費開放。)。同日服務時間再延長1個半小時,即發車時間從8:00~22:30。

2011年4月20日,最後兩輛客車(編號分別為M1A002、M1A009)運抵赤崗塔停車場。至此,APM線一期7列(14輛)客車全部到貨。

2013年12月底,本線赤崗塔站和歌劇院站正式更名為廣州塔站大劇院站

視頻

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相關視頻

實拍廣州地鐵,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APM線,無人操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