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莖甘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球莖甘藍,按球莖皮色分綠、綠白、紫色三個類型。按生長期長短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類型。早熟品種植株矮小,葉片少而小,定植後50-60天收穫,代表品種有北京早白、天津小纓子等。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多而大,定植到收穫需80-100天。代表品種有笨苤藍、大同松根、雲南長擘藍等。
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甘藍種中能形成肉質莖的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ulorapa DC.,別名苤藍、擘藍、玉蔓菁等。俗稱甘藍球。染色體數2n=2x=18。肉質莖脆嫩,每100g產品含水分91-94g、碳水化合物2.8-5.2g、粗蛋白1.4-2.1g、維生素C34-64mg。可鮮食、熟食或醃製。原產地中海沿岸,由葉用甘藍變異而來。在德國栽培最為普遍。16世紀傳入中國,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根系淺,莖短縮,葉叢着生短縮莖上。葉片橢圓、倒卵圓或近三角形,綠、深綠或紫色,葉面有蠟粉。葉柄細長,生長一定葉叢後,短縮莖膨大,形成肉質莖,圓或扁圓形,肉質、皮色綠或綠白色,少數品種紫色。球莖甘藍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過春化,後在長日照和適溫下抽穗、開花、結果。花器官結構及開花授粉習性與結球甘藍同。
球莖甘藍按球莖皮色分綠、綠白、紫色三個類型。按生長期長短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類型。早熟品種植株矮小,葉片少而小,定植後50-60天收穫,代表品種有北京早白、天津小纓子等。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多而大,定植到收穫需80-100天。代表品種有笨苤藍、大同松根、雲南長擘藍等。
球莖甘藍Brassica oleracea var,.caulorapa
別名:玉頭、苤藍、苤蘭、劈辣、芥蘭頭、擘藍、玉蔓菁
分類:球莖花卉
科屬: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白花菜目 十字花科 蕓薹屬
盛花期:春季
目錄
球莖甘藍的形態特徵
莖
球莖甘藍是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體無毛,帶粉霜;莖短,在離地面2-4厘米處膨大成1個實心長圓球體或扁球體,綠色,其上生葉。
葉
球莖甘藍的葉略厚,寬卵形至長圓形,長13.5-20厘米,基部在兩側各有1裂片,或僅在一側有1裂片,邊緣有不規則裂齒;葉柄長6.5-20厘米,常有少數小裂片;莖生葉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邊緣具淺波狀齒。
花
球莖甘藍的總狀花序頂生;花直徑1.5-2.5厘米。花及長角果和甘藍的相似,但喙常很短,且基部膨大;種子直徑1-2毫米,有稜角,花期4月,果期6月。
球莖甘藍的生態習性
球莖甘藍喜溫和濕潤、充足的光照。較耐寒,也有適應高溫的能力。生長適溫15-20℃。肉質莖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溫肉質易纖維化。對土壤的選擇不很嚴格,但宜於腐殖質豐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種植。中國北方一般春、秋兩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高寒地區,多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溫床育苗,播種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葉時定植。球莖甘藍葉叢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種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種40-50cm。定植後澆水,中耕,適當蹲苗。肉質莖開始膨大時追肥和均勻澆水。澆水不勻,易使肉質莖開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時,停止澆水。肉質莖充分膨大後收穫,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採種。在中國南方,種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於採種田。與甘藍類作物採種地隔離1000m以上。主要病蟲害有軟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蟲等。
球莖甘藍的栽培技術
生長周期
結球甘藍屬二年生植物,一般情況下,第一年只生長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並貯存大量的養分在莖和葉球內,經過冬天的春化階段,到第二年春通過長日照完成光周期後,形成生殖器官而開花授精(粉)結實。它的生長周期可分為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兩個階段。
營養生長期:又可分為五個生長期
發芽期:從播種出芽到第一對真葉開展與子葉形成十字形為發芽期。發芽期時間的長短與溫度密切相關,夏秋高溫季節時間短約10~15天,冬春季約25~30天。
幼苗期:從第一對真葉到形成約5~7片葉,而達到團棵,這時為幼苗期。幼苗期時間的長短也同樣與溫度密切相關,夏秋季約15~20天,冬春季約25~30天。
蓮座期:定植後形成第二葉環到第三葉環時,出現13~19片葉到開始結球時為止為蓮座期,這個時期依品種的熟性不同外葉數量多少而有所不同,早熟品種約需20~25天,中熟品種約需25~30天,晚熟品種約需35~50天。
結球期:從蓮座期時心葉開始內卷結球到採收葉球,這個時間為結球期,也依品種的熟性不同和溫度的高低不同而所需的時間也不同,一般早熟品種約需20~25天,中熟品種約需25~40天,晚熟品種一般都在45天以上。
休眠期:中國西南地區及南亞熱帶地區,一般採種在山區露地進行,不需要經過冬季貯藏;同時大部分是採用的殘株採種,常規品種在葉球採收後用葉球以下短縮莖殘株定植於採種田中,休眠期不明顯。
生殖生長期
當結球甘藍植株的莖達到相應的直徑(粗度)時,經一段時間的低溫和長日照後,就通過了春化階段,無論它結球與否,都可分化花芽,轉入生殖生長階段。
抽薹期:從種株定植後由頂端或葉腑處生出幼莖至現花蕾,這段時間為抽薹期,時間約為40天左右。
開花期:從第一朵花開放到全株最後幾朵花凋謝,這段時間為開花期,時間約為30天左右。
結莢期:從末花到角果種莢變色最後到黃熟,這段時期為結莢期,時間約為30~40天。
生長發育
結球甘藍與白菜類不同,它是冬性較強的作物,它的植株在幼苗期要達到一定大小即莖達到一定的直徑(粗度)後,才能通過低溫和長光照感應而完成春化。因此結球甘藍也稱為綠體或幼苗春化型作物。其春化所要求的低溫程度,又依苗的大小和品種之間存在的差異而又有所不同。總的來講,它是低溫感應型的植物,低溫程度15~17℃為高限,4~10℃為低限,10~15℃一般都能通過春化,以7~8℃時通過時間最快。完成春化時間長短,與品種特性的不同和感應低溫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種快,約需30天左右,中熟品種慢約50天左右,晚熟品種最慢約需70天左右。幼苗通過春化莖粗也有所不同,早熟品種莖粗6mm以上,中晚熟品種莖粗8~10mm以上。
結球甘藍能否在種子萌動階段低溫通過春化問題,國內外也有一引起探索,除極少數品種有一定影響外,絕大部分品種完全不受影響,但對葉球提早收穫和增產有明顯效果。
長日照對花芽分化後的抽薹、開花有促進作用,連續每天15~17個小時的長光照,可以提前抽薹開花;如每天平均少於10~12個小時的短光照,會延遲抽薹開花。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結球甘藍適應性較廣,抗逆性強。
溫度
結球甘藍喜溫和氣候,但也能抗嚴霜和高溫,結球期適溫為15~20℃,能適應的溫度範圍為7~25℃;幼苗期能耐-15℃的低溫和抗35℃以上的高溫;發芽最低2~3℃,要15天左右才能出苗,發芽適溫18~20℃,則2~3天即能出苗。25℃以上同化作用減弱,呼吸作用增強,植株自身消耗加大,反應出基部葉片黃化,短縮莖增長,結球疏鬆,品質和產量下降。
濕度
結球甘藍植株體內含水量為92~93%.結球期喜土壤水分多,空氣濕潤,但在幼苗期和蓮座期能忍耐一定的乾旱和潮濕的氣候環境,一般來說,結球甘藍在空氣相對濕度70~80%,土壤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較為適宜;土壤水分含量是結球甘藍產量高低的又一制約因素,如土壤水分不足,相對濕度低於50%會嚴重影響結球和降低產量,如土壤濕度高於90%,會造成植株根部缺氧導致病害和植株死亡。空氣相對濕度的高低對結球甘藍生長發育影響不大。
光照
結球甘藍屬長日照作物的,未完成春化之前,長日照利於生長。它對光強度適應力較寬,光飽和點較低,為30~50KLx。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的光照四季均能滿足生長的需要。
土壤養分
結球甘藍屬喜肥和耐肥作物,肥吸收量比一般蔬菜多,幼苗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其比例為N3:P1:K4。如氮肥多,按比例增加磷鉀肥料,其結球緊實,淨菜量提高。
葉球形成
葉球的形成是結球葉菜類對不良環境的一種適應現象,就此類植物本身而言,它不一定需要結球來完成它一生的生長。球葉有保護頂芽,儲蓄養分以利於下一階段的生長的作用。經過人類按照得自己的長期選擇,並把它放在春、秋季節生長,其結球最堅實的品質最好。因此,在冷涼的15~20℃的溫度、較短而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肥條件,成為結球甘藍的最佳結球條件。反之長期在高於25℃以上,日照長期在14小時以上及水肥不足的條件下,則結球不緊實或不結球。
結球甘藍葉球的形成,是由頂芽的若干葉片抱合摺疊而成,球葉的葉數,品種間存在很大差異,以長1cm以上的葉片計算在內,早熟品種球葉有30~50片,中熟品種球葉有50~70片,晚熟品種球葉有70~90片。而葉球的重量主要在球葉的1~4環,如晚熟品種球葉的1~30片葉,中熟品種球葉的1~20片葉,早熟品種球嚇的1~10片葉,它們的重量要占整個葉球重的60%。
結球開始後,球葉數量的球葉重量不斷增加,其中球葉重量比球葉數量增加快,外葉逐漸衰老脫落,數量和重量減少。球葉葉數的多少,品種間存在差距,而栽培季節的不同,影響發育的快慢和花芽分化的遲早,也影響球葉的數量。
引起葉菜類結球的原因,除氣候因素外,還有可能與植株葉組織內分泌激素,葉內碳水化合物含量達到一定比例,而使其葉內卷而不展開形成葉球等原因。激素的作用會使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加強。因此進入結球準備階段即蓮座期時,應及時補充施用N、P、K肥料而使其結球緊實以提高商品產量。
引起結球鬆散的原因除氣候不利、分泌激素不適當、碳水化合物增加不合理外,主要還有品種不純,栽培季節不當,肥水供應不足,病蟲害為害等因素影響。
未熟抽薹問題
結球甘藍在未結球或結球不完善時,抽薹開花,這種現象在蔬菜生產上稱為未熟抽薹或先期抽薹。
結球甘藍的未熟抽薹現象,要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時有發生,往往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影響商品質量。
引起未熟抽薹的原因,主要是結球甘藍在未結球前,幼苗莖達到了通過春化的直徑(粗度),通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和長日照開始分化了花芽,而不分化球葉,再遇春季氣溫回升,未結球或
結球不緊時抽出花薹
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播種,11月下旬至12月定植的結球甘藍,易在翌年2月未熟抽薹。
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避免的辦法是避開這段時間播種,採取品種早中晚熟配套,冬播春種,春播夏種,早秋播冬種,可獲優質豐產。
栽培季節
結球甘藍是一種較耐寒而又能適應較高溫度的蔬菜作物,在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幾乎可四季露地栽培,周年供應。
栽培制度
結球甘藍輪作和間套作範圍較寬,各茬都能良好生長。前作可以是瓜類、豆類、茄果類蔬菜,但不能以白菜類等十字花科蔬菜及綠葉菜類為前作。可與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套作,或者與番茄、黃瓜、茄子、豆類等高架作物隔畦間作,有利於結球甘藍的營養生長和提早成熟及提高產量。
整地作畦
結球甘藍根系發達、分布範圍寬而深,因此在幼苗定植前一般應深耕土地。種植春結球甘藍的土地應在冬季深耕25~30cm,炕土1~2周後作畦栽培,種植夏、秋、冬季結球甘藍的也應深耕20~25cm後整地作畦後栽培。但無論在什麼季節,深耕後都要整平土地,作畦並按結球甘藍品種的開展度所需的距離進行開穴定植。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一般彩開寬畦和窄畦兩種類型。寬畦(包溝、埂)一般為2~2.5m,窄畦(包溝、埂)一般為1~1.3m.畦面又有高畦和低畦之分,成都平原在冬季一般用寬低畦栽培結球甘藍,南亞熱帶地區一般採用高畦栽培。高畦的優點是得水的排灌,保持較高的土溫,減少病害的傳播,利於調節土地的平整度。窄畦栽2行,寬畦栽4行。無論寬畦或窄畦,高畦與低畦,都要將土塊整細、耙平、壓實。
施肥
結球甘藍是喜肥蔬菜作物。其施肥量、施肥時間、施肥方法與品種的生育期和栽培季節密切相關。作春夏栽培的早熟品種,其生育期短,應在整地時以施基肥為主,適當在各個時期追施N、P、K肥料為輔,秋冬栽培的中晚熟品種,其生育期長,除在整地時大量施入基肥外,還應在定植後的苗期輕施提苗肥,蓮座期補施開盤肥,進入結球初期應重施結球肥。從結球甘藍的整個生育期來講,無論什麼品種,都應是除以施基肥為主外,還應在結球初期大,量施入N、P、K肥料,這是結球甘藍豐產的關鍵。基肥與追肥的比例一般為6:4。
在施肥的肥料種類上,應以氮肥為主,適當地補充一些磷鉀肥。因為結球甘藍體內含氮量較高。氮在土壤中以硝態(NO3-N)或氨態(NH4-N)的形式被結球甘藍的根吸收到體內。以硝態氮被根吸收較安全。在結球開始後到收穫之前,植株的根和膨大的莖以配合球葉的生長,需要鉀肥的補充,用量幾乎與氮肥相等。磷肥與球葉結球的緊實度密切相關,同時還有促進土壤中固態氮轉化的硝態氮和氨態氮的作用,利於結球甘藍對氮的吸收。磷肥以施基肥為主,同時還可在結球期進行葉面噴施,對結球有良好的效果。結球甘藍除需N、P、K肥料外,還應適當補充稀土、鈣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但對任何肥料都不能過量,施用過量會使植株水分反滲透,引起燒根、干燒心和葉緣枯萎,會造成大量損失。
南亞熱帶地區栽培結球甘藍,一般在整地作畦前,每公頃施農家肥75000kg左右,普鈣(過磷酸鈣)450~600kg,尿素150kg,硫酸鉀150kg,充分拌入土中作基肥。定植7天後每公頃追施兌水的清糞水15000kg,兌人尿素或硝氨3~4kg等作提苗期,進入蓮座初期每公頃施入人畜糞尿15000~22500kg,尿素或硝氨75~90kg等作開盤肥;進入結球初期每公頃施入人畜糞尿22500~30000kg,尿素或硝氨120~150kg等作為結球肥。作早熟栽培的品種可將開盤肥和結球肥一齊施入,晚熟品種還應在結球前期再多施一次追肥。
播種育苗
凡栽培結球甘藍都需育苗,在各個季節其育苗方法各有不同。
春甘藍育苗
一般選用早熟品種,在11~12月採用低畦塑料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在棚內度過冬季,12月下旬到1月定植於大田,3~4月上市。
夏甘藍育苗
一般選用早熟或中熟品種,立春以後的2~3月採用低畦露地育苗,這時氣溫已達到15℃以上,苗齡約需40~45天,3月下旬至4月定植於大田,6~7月上市。
秋甘藍育苗
一般選用中熟品種,6~7月採用高畦陰棚育苗,這氣溫已是炎熱的夏季,氣溫已達25℃以上,雨季已經開始,苗床地應用草簾或遮陽網搭架遮陰,防烈日和暴雨,也可以起到降溫作用,苗齡一般為30~35天,7~8月定植於大田,10~11月上市。
冬甘藍育苗
一般選用中、晚熟品種,8~9月中旬彩高畦露地育苗,苗齡35~40天,9~10月定植於大田,12月至翌年2月初上市。苗床播種大部分採取撒播,第100m2苗床地用種量50~60g,如苗床管理精細,每公頃苗床地育出的幼苗可定植於大田15~20公頃。更好的育苗方法應該是用營養土塊方格點播、營養袋或營養缽育苗,方格和營養袋、營養缽的距離和直徑7~8cm。採取二段育苗法,一段為小苗撒播於苗床土內,待小苗長至3片真葉進分苗移入營養袋、營養缽、營養土方格內,待幼苗長到5~7片真葉時帶土(要取掉袋、缽)塊定植於大田,這樣既節省了種子,又保證了大田一次成苗。結球甘藍種子雖能在2~3℃的低溫下發芽,但發芽適溫為18~25℃,長出的子葉後適溫為15~20℃,出現真葉後適宜溫度為18~22℃,定植前的春甘藍秧苗應煉苗5~7天後再定植於大田。
定植
定植春甘藍在氣溫較低的12月下旬至翌年1月,這個時期氣溫土溫都較低,一般炕土7~14天後採用高畦栽培,栽後澆定根水,保持較高的土溫,土壤又不板結,緩苗快,在成都郊區也有用低畦栽培的。其它各季結球甘藍的定植,一般都彩高畦定植,定植後只澆定根水,緩苗也快,緩苗後再適當灌溉。
結球甘藍的栽培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十分明顯,適當密植可增產。一般早熟品種株行距35×40cm,每公頃定植6~7.5萬株;中熟品種行距45×50cm,每公頃定植3.75~4.5萬株;晚熟品種株行距60×70cm,每公頃定植2.25~3萬株較為適宜。
灌溉
結球甘藍是需水分多的蔬菜作物,在栽培中必須多次灌溉。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期,分期灌水。
苗期灌溉
在南亞熱帶地區,無論什麼季節苗床土在播種時第一次澆透苗床水,以後視其床土水分情況,採取噴淋的辦法澆水,保持濕潤略為乾燥即可,水分太多苗床濕度過大易感猝倒病。到定植起苗時澆一次透水便於帶土起苗定植。
定植後到蓮座期的灌溉
結球甘藍定植時澆一次定根水,三天後再澆一次緩苗水,定植約7~10天緩苗後,灌一次透水,到結球前應視其土壤水分情況適當灌水,灌水應掌握到土壤濕潤為宜,不宜大水溫灌。
結球期的灌溉
開始進入結球期時,應透灌一次水,這時球葉生長迅速,需水量較多,如遇乾旱,應在結球期灌3~4次透水,在採收的5~7天前還應灌一次透水,以保證葉球更加充實,提高商品產量。
結球甘藍的灌水量無確切的標準,總的原則是:從緩苗到葉球採收,必須隨時保持土壤濕潤,但田間不宜漬水,以免造成根部缺氧,導致生長不良,影響產量,嚴重時會造成全株死亡。
中耕除草
結球甘藍定植緩苗後到封林前,應中耕除草1~2次,一般早熟品種中耕除草一次即可,中晚熟品種中耕除草2~3次。封行後如還有雜草,不宜再中耕,採取人工拔除的辦法除草。
球莖甘藍的病害防治
結球甘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腐病和軟腐病,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蚜蟲,另外還有斜紋夜蛾、蛞蝓時有發生。
病害防治
在苗期易發生猝倒病,應注意選擇無病菌的土壤做苗床土,或者在整理苗床土時用少量石灰水以及五氯硝基苯進行土壤消毒後再播種,同時還要注意苗床上土不要太濕,以濕潤略干為宜,還應注意苗床的通風透光,以防猝倒病的發生。在結球期易發生黑腐病和軟腐病,特別是夏秋雨季高溫高濕時極易發病,其防治方法與大白菜相似。病毒病一般在舌敝唇焦乾燥季節易發生,病毒病的發生與冬春季節乾旱蚜蟲為害有密切關係,重點是在蚜蟲的初發期以防蚜蟲為中心防治病毒病。
蟲害防治
結球甘藍眾苗期到結球期都可能有蟲害為害,特別是小菜蛾易為害心葉,往往造成不能結球,對產量影響較大,一般用菊脂類農藥1000~1500倍液在結球甘藍苗期和定植成活後到結球前防治2~3溝仔;冬春結球甘藍易發天蚜蟲,可用20%的樂果乳劑或其它內吸性農藥800~1000倍液防治2~3次即可;秋季栽培結球甘藍苗期剛定植後有時易發生黃條跳甲,可用75%的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全田(包括田邊地角)防治1~2次;在秋季8~9月斜紋夜蛾幼蟲為害時有發生,一旦發生,為害兇猛,應在每天傍晚用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防治2~3次,可以完全控制斜紋夜蛾幼蟲的為害。另外,用青蟲菌類等細菌類農藥對防治菜青蟲效果較好,還有溴氰菊脂(decis)防治蚜蟲以及其它蟲害,效果比敵敵畏要好得多,對人畜也安全。
球莖甘藍的品種分類
球莖甘藍,俗稱苤藍、芥藍頭,是甘藍的一個變種,以發達的肉質球莖為產品。山東各地多於春、秋兩季栽培。黃淮海地區栽培的品種主要有捷克白苤藍、青苤藍、秋串、河間苤藍、青縣苤藍、大葉芥藍頭等品種。
- 捷克白苤藍:由國外引入,已栽培多年。植株較小,葉子少,葉叢較直立。葉長卵形,淺灰綠色,葉面蠟粉較多;葉柄淺綠色。球莖扁圓球形,皮白綠色,皮薄,光滑,葉痕小而平。肉質淡白綠色,纖維少,質脆嫩,味稍甜,品質好。該品種突出特點是早熟,豐產,抗病。單株球莖重500克左右。
- 青苤藍:天津市品種。植株生長健壯,葉叢較直立。球莖扁圓球形,皮綠色,表面有蠟粉,皮薄,質脆,鮮嫩,纖維少,品質好。單株球莖重600克左右,為中熟品種,定植後60~65天收穫。冬性較強,不易發生先期抽薹。
- 秋串:北京市郊區地方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葉片綠色,有蠟粉,葉片較多且大,葉柄較粗。球莖大,扁球形,表皮稍粗,淺綠色,皮薄,球莖表面有蠟粉。肉質白色,質脆嫩,味甜。該品種晚熟,從定植到收穫90、100天,其產品主要用於醬制加工。
- 河間苤藍;河北省河間縣地方品種。葉叢較直立,有葉12~17片,淺綠色,葉柄粗壯。球莖扁圓形,皮淺綠色,光滑,葉痕較淺。單株球莖重500克。肉質緻密,水分中等,味稍甜,宜生食、炒食及加工。該品種特點是早熟、耐寒、抗病,定植後70天左右收穫,宜作秋季栽培。
- 青縣苤藍:河北省青縣地方品種。葉叢較直立。有葉15片左右,灰綠色,有蠟粉,長圓形;葉柄細長。球莖扁圓形,皮淺綠色,肉質白色,細嫩,水分較多,味稍甜,適於生食、熟食及醃漬加工。該品種特點是早熟,從定植到收穫50~60天,宜作秋季栽培。單株球莖重700克左右。
- 大葉芥藍頭:原天津市郊區地方品種。植株生長勢較強。葉片長圓形,葉多而密,葉片厚而大,深綠色,有蠟粉。球莖扁圓形,皮青綠色,具蠟粉,皮較粗厚堅硬,肉質纖維多,品質較差,主要用於加工。該品種特點是晚熟,耐熱,豐產,耐貯運。從定植到收穫約120天。單株球莖重可達1~1.25公斤。結球甘藍因其葉球形狀和成熟期各有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尖頭類型、圓頭類型和平頭類型等三種葉球形狀;熟性上還可分為早熟類型、中熟類型和晚熟類型等三種。
品種介紹
中國栽培的結球甘藍品種約有100多種,早中晚熟品種齊全。現將我國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栽培的主要品種作一簡要介紹:
早熟類型品種
從播種到採收葉球約100~110天,從定植到採收約60~70天,早熟類型品種的葉球形態多為尖頭型和圓頭型。
- 雞心:植株矮小較直立,開展度30~35cm,外葉13~17片,藍綠色,葉球呈心臟形,頂部尖細,內短縮莖即中心柱高8~9cm,結球不太緊實,品質好,單葉球重300~500g,一公頃產1.8~2.25萬kg,從定植到採收60天以內。
- 牛心:植株較雞心大,開展度35~40cm,外葉15~19片,藍綠色,葉球大心臟形,葉頂部圓錐形,中心柱粗短約6~7cm,結球較緊實,品質中等,單葉球重600~1000g,一公頃產3~4.5萬kg。從定植到採收60~70天。
- 報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結球甘藍一代雜種。植株中等大小,開展度40~45cm,外葉15~17片,深綠色,葉球近圓球形,中心柱高5~7cm,結球緊實,品質好,單葉球重750~1000g,一公頃產3.75~4.5萬kg。從定植到採收50~55天。
- 8398: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早熟、豐產優質的春甘藍一代雜種,冬性強,不易發生未熟抽苔,抗干燒心病,風味品質優良。植株中等大小,開展度40~45cm,外葉13~15片,深綠色,葉圓球形,中心柱短約5~6cm,結球緊實,品質佳,單葉球重800~1000g,一公頃產4.95~5.7萬kg,從定植到採收50天左右。
- 中甘11號: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中等大小開展度40~45cm,外葉14~16片,深綠色,葉球圓球形,中心柱5~7cm,結球緊實,品質佳,單葉球重750~1000g,一公頃產4.5~5.25萬kg,從定植到採收50天左右。
中熟類型品種
從播種到採收120~150天,從定植到採收80~100天。葉球形態一般為圓環形或扁圓形。
- 上海黑葉小平頭:植株中等偏大,開展度60~70cm,株高30cm,外葉19~21片,葉色深綠,直球扁圓形,中心柱高8~9cm,結球較緊實,一般單葉球重1000~1500g,一公頃產30000~40000kg.從定植到採收85天左右。
- 黃苗:植株中等偏大,生長勢旺,開張度70~80cm,株高35~40cm,外葉21~23片,葉淺黃綠色,葉球扁圓形,中心柱短5~6cm,結球緊實,品質好,一般單葉球重1500~2000g,一公頃產3.75~4.5萬kg,從定植到採收85~90天。
- 京豐一號:由中國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較大,開展度70~80cm,外葉15~17片,葉灰綠色,葉球扁圓形,中心柱6~7cm,結球緊實,品質好,單葉球重2000~2500g。一公頃產6~6.75萬kg,從定植到採收85~90天。
- 慶豐:由中國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中等大小,開展度60~70cm,外葉15~17片,深綠色,葉球略扁,近圓形,中心柱6~7cm,結球緊實,品質好,單葉球重1500~2000g,一公頃產6~6.75萬kg,從定植到採收80~85天。
- 夏光:由上海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中等大小,開展度60~70cm,外葉17~19片,葉深綠色,葉球近圓形略尖,葉球頂部圓空,中心柱7~8cm,結球緊實,品質好,單葉球重1500~2000g,一公頃產5.25~6萬kg,從定植到採收80~85天。
晚熟類型品種
從播種到採收葉球需要150~180天,從定植至採收需要100天以上,晚熟類型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旺,葉肥厚,葉球大,結球一般不太緊實,產量中等偏上。
- 大烏葉:植株高大,開張度75~90cm,外葉23~27片,深綠色,葉球大近扁圓形,中心柱13~15cm,由於葉片肥厚,結球較緊實,單球重2500~3000g,一般一公頃產5.25~6萬kg,從定植到採收120天。
- 大楠木葉:過去重慶有部分栽培,植株高大,開展度80~90cm,外葉鬆散,葉緣缺刻明顯,灰綠色,葉球大近扁圓形,中心柱13~15cm,結球不太堅實,單葉球重2500~3000g,一般每公頃產4.5~5.25萬kg,從定植到採收130~140天。
- 晚豐:由中國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較高大,開展度75~85cm,外葉17~19片,葉色綠,葉球扁圓形,中心柱9~10cm,結球較緊實,單葉球重2000~2500g,一公頃產4.5~5.25萬kg,從定植到採收100~110天。
- 秋豐:由中國農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雜種,植株較高大,開展度75~80cm,外葉15~17片,葉色灰綠,葉脈明顯,葉球扁圓形,中心柱8~9cm,結球較緊實,單葉球重2000~2500g,一公頃產4.5~5.25萬kg,從定植到採收90~100天。
球莖甘藍的分布區域
球莖甘藍原產地中海沿岸,由葉用甘藍變異而來。在德國栽培最為普遍。16世紀傳入中國,現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根系淺,莖短縮,葉叢着生短縮莖上。葉片橢圓、倒卵圓或近三角形,綠、深綠或紫色,葉面有蠟粉。葉柄細長,生長一定葉叢後,短縮莖膨大,形成肉質莖,圓或扁圓形,肉質、皮色綠或綠白色,少數品種紫色。球莖甘藍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過春化,後在長日照和適溫下抽薹、開花、結果。花器官結構及開花授粉習性與結球甘藍同。
球莖甘藍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藥理價值
球莖甘藍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還含有大量的鉀,而維生素E的含量非常豐富。俗名:擘藍、玉蔓青。性味:性涼,味甘辛。功效:寬胸,止渴,化痰。宜食:適宜小便淋濁,大便下血之人食用;適宜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者食用;適宜飲酒之人食用。《本草求原》:寬胸,解酒。《滇南本草》: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腸下血。《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忌食]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本草求原》:苤藍耗氣損血,病後及患瘡忌之。[按語]據營養學家分析,每500克苤藍中含蛋白質5.9克.糖11克,粗纖維4.1克,灰分3.3克,鈣81毫克,磷122毫克,鐵1.1毫克,胡蘿蔔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維生素C152毫克。
水果型苤藍是從歐洲引進的特菜新品種,以膨大的肉質球莖和嫩葉為食用部位,球莖脆嫩清香爽口,營養豐富,適宜涼拌鮮食;嫩葉營養豐富,含鈣量很高,並具有消食積、去痰的保健功能,適宜涼拌、炒食和作湯等。在裝箱禮品菜和超市銷售很受歡迎。其生育期短,病害少,種植容易。苤藍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尤其是鮮品絞汁服用,對胃病有治療作。其所含的維生素C等招牌營養素,有止痛生肌
球莖甘藍的功效,能促進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內含大量水分和膳食纖維,可寬腸通便,防治便秘,排除毒素。苤藍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所含微量元素鉬,能抑制亞硝酸胺的合成,因而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食療價值
苤藍是甘藍的一種,學名叫球莖甘藍。苤藍是介於大頭菜和包心菜之間的蔬菜,可以拿來清蒸當作小菜,或切絲做成涼拌沙拉。它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一杯煮熟的苤藍含有「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5倍。它還含水量大量的鉀,而維生素E的含量也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苤藍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甘藍的莖葉,形狀如球,是甘藍的一種,學名叫球莖甘藍。苤藍是介於大頭菜和包心菜之間的蔬菜,可以拿來清蒸當做小菜,或切絲做成涼拌沙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