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瓦店遺址是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火龍鎮瓦店村東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的大型龍山文化晚期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發掘情況
2007年9月起,為了深入進行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瓦店遺址再次進行考古發掘。經過4個多月的工作,確定瓦店遺址的分布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是龍山文化晚期全國最大的人類聚落之一。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對於研究文明起源有重要作用的文化遺蹟。新近發現的這個古城遺址,呈東南、西北走向,長1000餘米,寬500餘米,城牆外有壕溝,其不遠處通過鑽探證明是古潁河河道。從這個古城遺址的規模來看,瓦店在龍山文化時期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瓦店遺址的重要發現引起國家有關專家的高度關注。2008年1月6日,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第二研究室主任許宏、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院長劉緒、教授李水成及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等專家、領導,實地考察了瓦店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並進行了座談。專家們一致認為,瓦店遺址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文化遺址,對於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07年瓦店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穫,是全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兩大亮點之一;瓦店遺址規模大,內涵豐富,保護和研究的意義重大。
據了解,國家有關文物考古研究單位將繼續對瓦店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龍山文化時期距今4000—5000年,屬夏早期,當時還處在奴隸社會的初期,生產力極其落後,人們使用石器進行生產和生活,國家的管理體制處於雛形。瓦店這個古城遺址的發現,為禹州的「華夏第一都」之稱,又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據。
據了解,此次考古工作是繼「夏商周斷代工程」[2]之後,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擔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潁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綜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崗和禹州瓦店為中心」課題研究。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綜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
據了解,瓦店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的發現,引起了國內考古界的高度重視,國家有關部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都先後派出專家到現場考察,目前,發掘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價值評估
瓦店遺址於1979年發現,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鄭州大學、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等單位,先後在此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考古調查與發掘,發掘面積700餘平方米,獲得了重要收穫。遺址主要包含龍山文化早、中、晚期遺存,並以晚期遺存為主。文化層堆積厚度一般在2米,最厚處達4米,內涵豐富。出土有:陶鼎、罐、甑、斝、鬹、觚、瓮、刻槽盆、豆、圈足盤、罍、石刀、卜骨,以及玉鳥、玉璧、玉鏟等,並發現有大量的房基、灰溝、奠基坑、窖穴等遺蹟。其中陶酒器、玉器、大卜骨等,是目前河南境內最為精緻的龍山文化時期代表性 器物。
綜合曆次考古發掘成果,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禹州瓦店》一書考證認為:瓦店遺址是目前探討早期夏文化的重要對象之一,在夏商周斷代工程考證中意義重大。
視頻
瓦店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河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文物保護單位】 ,買購網
- ↑ 夏商周斷代工程 ,SONGruihua,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