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學概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態學概論》,應用生態學專著。波·迪維諾著。初由比利時文化和國民教育出版社以 《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書名於1962年出版。後經多次補充、修改並以 《生態學概論》的書名由法國杜安科技圖書出版社於1974年出版。本書已多次再版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第3版中譯本198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李耶波譯。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3版除前言、補遺、索引,參考文獻和16幅插圖外,正文共9章,中譯本共398頁,約57萬字。第1章緒言,闡述了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並對生態學中的一些常用術語作了詳細解釋。第2章種群,論述了種群密度和生物量,種群的增長,種群的結構,種群與空間的關係和限制因素,個體的差異,以及種群遺傳學和生態型等。第3章群落,首先對群落這一術語給予了明確的定義,然後論述了群落的代謝作用,時間和空間中的群落結構,成層現象和周期現象,群落動態,種間合作和種間競爭,植物社會學及其不同的學派,頂極植物群系,生物群系,以及生物氣候學。第4章生態系統,闡述了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的某些基本規律及一些基本概念,分析討論了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平衡,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能流和生態系統的生產力,運動中的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陸地生態系統。第5章生物圈,簡明定義了生物圈後,論述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地球化學大循環,生物圈的生產力和人類的食物供應,生物圈——危險的根源,人類和人類的食物需要,以及地球人口的急劇增長和世界面臨的飢餓。第6章現代人面前的環境問題,首先指出了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這樣的事實:地球是不能擴展的,而事實上又只存在一個地球,接着分析了自然資源衰減和食物儲備下降的趨勢並介紹了對待人口問題上的悲觀主義觀點,樂觀主義觀點和馬爾薩斯的主要論點,繼而論述了生物圈的污染,人類對食物的希望,人口密集和人員流動引起的問題,城市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的福利和自然界的社會化。第7章生態學和教育,提出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須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態學知識,在大學院系中應當開設生態學和環境學方面的課程,教育應使人們懂得保護人類和保護環境是不可分離的,兩者具有密切的聯繫。第8章人類及其未來,闡述了精神污染,遺傳性污染,環境生物醫學,保持最適人口的方法及存在的問題,未來的衝擊及生態學的未來。第9章結論,基本上是前面第4—8章的要點重述。此外,第9章後附有顏色鮮明的整頁彩圖16幅。分別展示了全世界主要植物群系的分布,全世界幾大類土壤的分布,以及海洋生態系統,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和整個生物圈的全貌。

本書論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人口增長和生物圈的生產力,以及人口、發展和污染等內容都是當前極其活躍的研究課題,也是人們非常重視和關心的問題。這些內容是研究環境、進行地區規劃和城市規劃,以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很有價值的參考材料;同時也是編寫生態學和環境學教材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波·迪維諾 (P. Duvignaud),比利時植物學家和當代應用生態學家。曾任比利時多所大學教授,制定國際生物學規劃的成員之一和國際環境問題專門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在40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努力使生態學的研究向着描述性減少,而偏向於應用方面發展; 發展了社會生態類群的研究方法,而這種方法在熱帶稀樹幹草原和赤道非洲稀樹林的研究中獲得了廣泛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著作還有 《生態學——綜合性的科學》、《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生態學概論 相關視頻

十分鐘生態學
生態學--群落的結構

參考文獻

  1.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2.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