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態經濟學
圖片來自books

生態經濟學是一個跨學科的學術研究領域,旨在了解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下,人類經濟與自然生態間的共同演化和互相依存的關係[1]。有別於環境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是對環境的主流經濟分析,生態經濟學則把經濟視作為生態系統下的子系統,並強調保存天然資本

一個由德國經濟學家所作的調查發現,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派,因為生態經濟學家強調強而有力的可持續性,並且否定人造資本可以取代天然資本的看法。

生態經濟學建立於Kenneth E. Boulding、Nicholas Georgescu-RoegenHerman DalyRobert Costanza及其他學者的研究之上。而綠色經濟,一般來說,就是生態經濟學在政治上更實在的應用。

據生態經濟學家 Malte Faber所言, 生態經濟學的特質在於其論述聚焦於自然公義以及時間。有關於跨代平等、環境的可容受能力、環境轉變的不可逆轉性、長遠後果的不確定性、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的議題,都為生態經濟學的分析和評估帶來指引。

生態經濟學家對主流經濟學的基本做法例如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到底經濟學的價值觀判斷可以跟學術研究分離到甚麼程度等,抱著質疑的態度。生態經濟學認為經濟學無可避免是規範性的學問,而非實證主義經驗主義)的。嘗試結合時間和公義問題的位置分析,就被提出作為另一個選擇。

生態經濟學包括對社會的新陳代謝作研究,亦即是對能源資源進入及離開經濟體系的流動作研究。這個學術次領域亦被稱為生物物理經濟學生物經濟學熱經濟,同時亦跟一門名為工業共生應用科學有關連。生態經濟學建基於一個概念模型,認為經濟體系跟能源和資源的流動、以及由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緊密相連並因而得以維持[2]。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都對經濟和環境的關係作出研究,關注點包括能源和資源的流動及可持續發展、環境質素,以及經濟發展。

自然與生態

經濟學中一個簡單的收入循環流程圖,來到生態經濟學就被取代為一個較複雜的流程圖,指出陽光作為能源輸入到生態系統,維持著自然界的投入和環境所提供的「服務」,並最終成為生產單位。被消耗之後,自然界的投入離開經濟體系,成為污染和廢棄物。當資源被消耗掉,或者遭受到污染無法使用,環境提供服務和資源的潛力和功能便會耗盡。

而「洗滌槽功能」就是指環境把廢物和污染吸引並無害化的能力:當廢物的輸出超過洗滌槽功能的上限,長遠的損害便會發生。一些具持久性的污染物,例如某些有機污染物和核廢料,環境只能極之緩慢地甚至完全不能吸收;生態經濟學家強調把「累積性污染物」盡可能減到最少。污染物會影響人類和氣候的健康。

主流環境經濟學同意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服務具有經濟價值,但生態經濟學特別強調它們的重要性。生態經濟學家可能會在衡量成本的金錢價值之前,首先評估要如何去維持環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Anastasios Xepapadeas.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2. Cutler J. Cleveland, "Biophysical economics", Encyclopedia of Earth, Last updated: September 1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