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處理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自然環境中微生物來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某些無機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並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污水生物處理方法是建立在環境自淨作用基礎上的人工強化技術,其意義在於創造出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環境,增強微生物的代謝功能,促進微生物的增殖,加速有機物的無機化,增進污水的淨化進程。該方法具有投資少、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在城市廢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簡介
生物處理法主要是通過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對廢水中有毒物質的富集、轉化、降解等生理生化特徵來改變廢水水質,使其達到排放標準 [1] 。 未經處理即被排入河流的廢水,流經一段距離後會逐漸變清,臭氣消失,這種現象是水體的自然淨化。水中的微生物起着清潔污水的作用,它們以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自己的營養食料。通過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過程,把有機物變成簡單的無機物,既滿足了微生物本身繁殖和生命活動的需要,又淨化了污水。在污水中培養繁殖的菌類、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具有很強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的能力。它們對廢物的處理過程中,對氧的要求不同,據此可將生化處理分為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兩類。好氧處理是需氧處理,厭氧處理則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生化處理法是廢水中應用最久最廣且相當有效的一種方法,特別適用於處理有機污水。
評價
幾種處理方法;活性污泥的淨化過程就是污水中的有機物質通過微生物群體的代謝作用被分解氧化和合成新細胞的過程。人們可根據需要培養和馴化出含有不同微生物群體並具有適宜濃度的活性污泥,用於淨化受不同污染物污染的水體。生物塘法又稱氧化塘法,也稱穩定塘法:是一種利用水塘中的微生物和藻類對污水和有機廢水進行生物處理的方法。生物塘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水塘中的「藻菌共生系統」進行廢水淨化。所謂「藻菌共生系統」是指水塘中細菌分解廢水的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磷酸鹽、銨鹽等營養物供藻類生長。藻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又供細菌生長,從而構成共生系統。厭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將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低分子化合物,進而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機污水處理方法,分為酸性消化和鹼性消化兩個階段。在酸性消化階段,由產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機物變成簡單的有機酸和醇類、醛類、氨、二氧化碳等;在鹼性消化階段,酸性消化的代謝產物在甲烷細菌作用下進一步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構成的生物氣體。這種處理方法主要用於對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和糞便污水等處理。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長於某些同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一種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沒備是生物接觸氧化濾池。
視頻
分享:生物污水處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