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物安全水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物安全水平(英文:Biosafety level (BSL))是指在封閉的實驗室環境中隔離危險的病原體所需的一套生物安全防護措施[1]。一般學校里都會有生物實驗室,醫院的驗血實驗室也是生物安全實驗室。通常進到生物實驗室里都是為了學習和研究,而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而進行分級,一共分為四級。

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

這種類的實驗室適用於已經確定不會使成年人立即感染任何疾病或是對於實驗人員及實驗室的人員造成最小的危險的病原體(美國疾病管制局,1997)。這類的實驗室可以處理較多種類的普通病原體,例如犬傳染性肝炎、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腸桿菌,以及對於非傳染性的病菌與組織進行培養。在這個水平中需要的用於防範生物危害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只需要手套和一些面部防護。不像其他種類的特殊實驗室,這類的實驗室並不一定需和大眾交通分隔,而且在這類實驗室中僅需要再開放實驗台上依循微生物學操作技術規範(GMT)即可。在一般情況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開放(但分別註明)廢棄物容器中。除此之外,這類型的實驗後洗淨程序與我們在現代日常生活對於微生物的大部分預防措施皆相同(例如:用抗菌肥皂洗滌一個人的手,以消毒劑清洗實驗室的所有暴露表面等),但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的所有細胞和/或細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須經過高壓釜的滅菌消毒處理。實驗室人員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程序中必須經由普通微生物學或相關科學訓練的科學家監督且必須事先訓練之。

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

這類實驗室與生物安全級別1水平類似,但其研究的病原體為對於人員和環境具有潛在危險的中度病原體。這類實驗室較能處理較多種的病菌,且該病菌僅能對人類造成輕微的疾病,或者是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中生存, 如艱難梭菌、大部分的衣原體門、A;B與C型肝炎、 A型流感萊姆病沙門氏菌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羊搔癢症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與VRSA。BSL-2和BSL-1不同之處在於:

  • 實驗人員與處理病原體人員需為特定培訓和高級培訓的科學家
  • 實驗時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
  • 採取極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預防措施; 需要生物安全櫃或其他物理遏制設備。
  • 可能產生造成傳染性氣融膠或噴霧的實驗必須在二級生物安全櫃進行。

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

該級別實驗室適用於臨床、診斷、教學、科研、或生產藥物,這類實驗室專門處理本地或外來的病原體且這些病原體可能會藉由吸入而導致嚴重的或潛在的致命疾病。 這些病原體包括目前已經有治療法但可能導致人類患嚴重的致命性疾病的各種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包括但不局限於炭疽桿菌、結核桿菌、利什曼原蟲、鸚鵡熱衣原體、西尼羅河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東部馬腦炎病毒、SARS冠狀病毒、傷寒桿菌、貝納氏立克次體、裂谷熱病毒、立克次氏體與黃熱病毒。

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接受有關致病性和潛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體的具體培訓,且必須被對於此方面有經驗之適任科學家監督。這被認為是中性或暖區(neutral or warm zone)。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過程是在生物安全櫃,專門設計的通風櫃內進行,或由備有其他物理抑制裝置/穿着適當的個人防護衣物和設備的人員進行操作。該實驗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設計特點。

雖然上述配備是被公認為必須設施,然而,一些現有的設施可能沒有都符合生物安全3級的(例如:雙門進入區和密封零滲透力配備(sealed penetrations))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在可供接受的安全水平下進行例行程序的行為(例如:涉及鑑定病原體與人傳播的診斷程序、分類,藥物過敏試驗等),可在生物安全2級(P2)設施中實施提供,例如:

  • 將從實驗室里過濾後的廢氣排放到室外。
  • 實驗室的通風平衡提供定向氣流進入室內。
  • 在工作正在進行時限制進入實驗室的人士。
  • 嚴格遵循推薦的標準微生物的實踐與特別的做法,並配有生物安全3級安全設備。
  • 但實施這一生物安全水平3建議修改的決定只能由實驗室主任批准。

最高防護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此級別需要處理危險或未知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可能造成經由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或造成高度個人風險,且該病原體至今仍無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療方式,如阿根廷出血熱與剛果出血熱、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拉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天花,以及其他各種出血性疾病。當處理這類生物危害病原體時,實驗人員需強制性地穿戴獨立供的正壓防護衣。生物實驗室的四個出入口將配置多個淋浴設備。同時有真空室與紫外線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毀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跡之安全防範措施。同時,所有出入口都為氣密式,並且被以電腦控制上鎖,以防止在同一時間打開兩個門。所有的廢氣及廢水的排放,均使用生物安全4級(或P4)實驗室進行類似的消毒程序,以減少意外釋放的可能性[2]

當一個病原體被懷疑或可能有抗藥性時都必須在BSL-4實驗室進行處理,直到有足夠的數據確認前,都必須在該水平之實驗室持續工作。實驗人員必須對於他們在處理極其危險的傳染性有具體和深入的培訓,同時理解嚴格的標準、特殊的措施、防護配備及工作目標。他們會被與受過訓練或曾實際處理這些病原體的合格科學家監督。且實驗室的出入受到實驗室主任的嚴格控制。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在一個單獨的建築物或在控制區域內的建築物,同時與該區域內其他建築物完全隔離。且該實驗室必須建立防止污染的計劃,需要經常使用負加壓設備並準備或採用一個特定設備操作手冊。如此一來即使實驗室受到損害,也能抑制透過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在環境中的爆發。而實驗室內的所有實驗活動只限於在III級生物安全櫃中進行,或II級生物安全櫃,且只有裝備生命支持系統及通過正壓通風的實驗者才能使用。

視頻

生物安全水平 相關視頻

生物安全宣傳片
我國建成亞洲首個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