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野里的蟲子們(本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田野里的蟲子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田野里的蟲子們》中國當代作家本思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田野里的蟲子們

有花草樹木的地方,就會有蟲子。老家的田野也不例外。天一暖和,各種各樣的蟲子們就開始登場了,讓平靜的田野熱鬧起來。蟲子們一出來,老公雞、老母雞也帶着小雞娃走出小院,兜兜轉轉了。它們邁着悠悠的步子,四處張望着,朝草叢和莊稼地進發,去抓蟲子。我們這些小夥伴也跟這些公雞母雞一樣,喜歡到田野里抓蟲子。

蟲子當中,蝴蝶、蜻蜓出來得比較早。晴朗的白日裡,白色的小蝴蝶三五成群,追逐打鬧,在野花和麥穗間飛來飛去,無憂無慮,好不自在。還有大大的綠蝴蝶,往往在清晨悄悄地出現在樹幹或枝條上,扇動還有些稚嫩的翅膀,輕輕地飛起來。一到陰雨天,就成了蜻蜓們的天下。滿天的蜻蜓黑壓壓地在低空中飛行着,嫻熟地轉換姿勢和方向,你追我趕,像一架架小飛機在爭奪領空。經過一番空戰,累了的蜻蜓會叮在草葉上或樹葉上稍作休息。我們小夥伴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伸出手,輕輕一捏,就捏住了尾巴,在手裡把玩着。玩夠了,就放走它,或者扔給一邊的雞去吃。

收麥子的前後,知了開始打洞,從地底下鑽出來。古溝沿上以前洋槐樹和泡葉柳特別多,樹根伸到的地方,常常會有知了。我家的地頭小路上,一天,一個大哥哥拿着釘耙扒開路面,挖出了足足一大盆兒知了,可夠回家好好吃一頓了。很多時候,我們用竹竿去抓知了。竹竿上綁上一根小小的竹枝,一大早,拿着竹竿在蘸着露水的蜘蛛網上攪一攪,蜘蛛網就纏了上去。蜘蛛網弄在一起,就變成了黑色的小球,很有粘性。對準知了,把竹竿伸過去,趁它還不注意粘着它。

除了知了,還有兩種小蟬特別多,分別是暑響和秋響。暑響,顧名思義,是大熱天出來叫的小蟬。它個頭很小,只有一根手指頭那麼大。它長長趴在樹幹上,爬得也不高,長長只有一人高。飛得不高也不遠,見有人來,就一會兒飛到這棵樹上,一會兒飛到那棵樹上,唧唧唧叫個一整天。夏日裡在樹下乘涼,常常聽着它的叫聲入眠。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另一種小蟬秋響就開始叫起來。秋響又叫得露,比暑響長得稍微大一點,嘰啦嘰啦一聲一聲地叫着,回聲跟着響起,特別有韻味。它應該就是古詩詞中的寒蟬。古詩詞說它的叫聲淒切。我們卻覺得十分好聽。它爬得也不高,就是警覺性高,不容易抓得住。但我們小夥伴身手也很利落,飛來飛去,還是會被我們捂住。逮住它後,都不捨得弄死它,會放在小瓶子裡,聽着它美妙的叫聲入睡。秋響活得時間不算長,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奮力地叫着。天越涼,它的叫聲似乎就越響亮,最後在一聲嘶啞的叫聲中,戛然而止,離開了這個世界。

夏秋季節,草叢裡,莊稼地里,蟲子無比繁多。最常見的是爬蟲老洞洞,它那長長的軀體在紅薯葉和豆葉上蠕動着,一天到晚吃個不停,肥得幾乎都爬不動了,看着讓人心生厭惡。老洞洞一多,我們就拿着小盆兒去抓。有一兩年,老洞洞特別多,泛濫成災,紅薯葉和豆葉被它們吃得一乾二淨。拿着臉盆兒,到田野里不一會兒就抓到了一大盆,回到家,倒在院子裡讓雞鴨去吃。就這樣,不知道抓了多少盆兒。

除了老洞洞之外,老飛豆(螞蚱)和土喳子(蟋蟀)也比較多。早年的老飛豆是土黃色的,跟枯黃的莊稼和土壤顏色很接近,很不好辨認。可是這傢伙生性無比膽小,有個什麼動靜,就呼啦啦飛起來。一飛起來,就被我們發現了,追上三五步,手一捂,就把它按在了地上,蹦躂不了了。後來,出現了另一種濃綠色的老飛豆常常叮在棉花葉上吃個不停。這種老飛豆體格要健壯得多,翅膀很有力,大概是一種入侵物種。它一出現,土黃色的老飛豆就漸漸看不到了。

我們的童年裡,土喳子(蟋蟀)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土喳子有兩種,一種是長相平凡的,通體黑漆漆的,一種是灰黑色的,頭上有個扁平的頂蓋,比較少見,叫大蓋帽。警察天天戴着大蓋帽,在老家話里大蓋帽就是警察的意思。不知道土喳子中的大蓋帽戰力如何,能不能斗得過那些普普通通的土喳子,我們小夥伴們看着它十分好奇,就戳弄着它們幹起來。誰知大蓋帽只是徒有其名,常常干不過這些「平民百姓」。大蓋帽除了頭上頂着個大蓋帽之外,一無是處,瘦不拉幾了,沒多力氣。反而這些普通的土喳子體格健壯,四肢發達,黑黑的眼睛炯炯有神,戰力很猛,粗壯的腿一蹬,就跳起來撲了上去,很快咬掉大蓋帽的一條大腿。

另外兩種長得比較有個性的蟲子就是老扁柴和老刀九(螳螂)。扁柴在老家話里本來是扁擔的意思。這種蟲子也跟扁柴一樣,長得長長的,扁扁的,頭和尾巴都尖尖的。尖尖的頭上有細長的觸角,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嘴巴,比較喜歡吃青草。老扁柴動作比較遲鈍,通常慢慢地爬着,走着,偶爾會跳動一下,也跳不遠,所以很容易被逮住。逮住它,拿着草棍敲它,逗着它跳來跳去,是我們喜歡幹的事兒。螳螂叫老刀九,樹上、草地里和莊稼地里都會有。它仗着自己那鋒利的刀臂,常常到處耀武揚威,肆無忌憚,天不怕地不怕,見到我們這些小夥伴也不會去躲一躲,反而伸着刀臂,要跟我們干一仗。它哪裡會是我們的對手,很快就被牢牢地按在地上,那看上去很厲害的刀臂一使勁兒就掰了下來。不過,它那小小的嘴巴倒是很厲害的,要不是不小心被咬住,會疼得厲害,只好甩掉它。

抓蟲子,玩蟲子,蟲子來,蟲子去,與蟲子相伴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們漸漸地長大了,離開了那片田野,離開了那些田野里的蟲子們。 [1]

作者簡介

李應登,筆名本思,出生於1986年,安徽臨泉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