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
男性(英語: male ),這個名詞是用來表示生物學上的性別劃分,正式只適用於稱呼人類,但有時侯也會用作稱呼其他生物,同時亦可指文化上的性別角色。
「男人」通常是專指男性成年人,與女人相對。「男孩」是年輕未成年的男性,或者剛成年的年輕男性。「男生」則可泛指任何年齡的男性。
語源
在漢語中,男解作
《商務字典》中「男」字有以下解釋:
- 古稱能在田中出力勞動的壯年男子,
- 男性、男人,
- 兒子,亦為對父母的自稱
- 古爵位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五位等。直至清代仍沿用。
「男」字是從中國商朝晚期的甲骨文及金文演變而來,亦可追溯至更遠古時代的陶文,屬象形文字。
角色
從遠古至現代,男性普遍會守護自己身邊的人、家園及族人。古代蒙古族會守護自己的領土,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牧地和居所。同時會抵禦各部的入侵及征伐其他地區以爭取更豐饒的資源。
近代男性普遍在家庭生活中應付大部分的開支,或全部開支。身為父親,除了外出工作供養家庭食宿,還要負擔一切額外的開支 (包括醫療、教育、一切的特發事件及意外等)。在非洲一些窮困的地區,如埃塞俄比亞、毛里塔尼亞,當地的男性需要耕作售賣農作物養活家人。有夫婦實行財政獨立,即一名妻子有能力工作時工作賺取收入,二人共同維繫家庭。在近代的教育下,已趨向性別平等,男女平等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與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大小各國平等被並列重申[2]。
男性髮式
古中國
在古中國,扎髻或留髮梳齊為普遍男子的髮式。商代男子髮式,以梳辮髮為主;春秋戰國時流行垂髻,分發而挽成髻為鬈;秦漢時期已演變至梳辮、挽髻的階段,發梢散垂於後。梳在兩旁的髻稱為髽髻,髮式的妝飾品也開始出現,朱鬕是繞在髮髻上作為裝飾的帶子。
靺鞨男子普遍梳後束成多條辮,或者剃去四側的頭髮,僅留頭頂一束髮,會以細繩紮起,見於宋代時的金國武士。滿清於1644年10月30日入關,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於六月再次下剃髮令。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規定清軍所到之處,成年男子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以恫嚇抵抗軍民。
視頻
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移至 ↑ 古代「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究竟有何含義 ,搜狐,2018-12-01
- 移至 ↑ 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湖南機關黨建,200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