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足澳洲林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足澳洲林鼠[1](學名:Conilurus albipes),又名白足兔鼠,是一種已滅絕的齧齒動物。
分布
白足澳洲林鼠原於澳洲的阿德萊德至悉尼的林地,但後來只發現於澳洲東南部。
特徵
白足澳洲林鼠的尾巴非常奇特:上半部分呈黑褐色,下半部分為白色。牠們大小如小貓,是澳洲原產最大的齧齒類之一。
牠的體長165-200mm,尾長180-215mm。它的皮毛緊密而柔軟,頭和背部呈深褐色,有些個體的頭和背部呈暗銹紅色,其他部位呈淺灰色或沙黃色。白足澳洲林鼠的尾巴非常奇特:上半部分呈黑褐色,下半部分為白色。白足澳洲林鼠的耳朵較大,後足相對較長,雌性有4個乳頭。
習性
白足澳洲林鼠是夜行性動物,喜歡利用樹洞築窩,一年四季能連續繁殖,妊娠期34天左右,幼子20天後就能獨立活動。
牠們是夜間活動的,棲息在樹上。牠們會用葉子及草在桉樹上築巢。幼鼠會掛在母鼠的乳頭上。
滅絕原因
白足澳洲林鼠於1902年滅絕的,此鼠刨土能力是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大概由於人類天性不喜歡鼠類,具體對於白足澳洲林鼠的具體滅絕時間和原因十分迷茫。
悉尼原住民稱呼白足澳洲林鼠為「兔餅」。牠們於1788年在殖民的店舖內造成很多問題。最後的標本是於1845年發現,但亦有指於1856年或1857年間,甚至於1930年代見過牠們。牠們的消失可能是因大家鼠帶來的傳染病或與之競爭、家貓的掠食及失去棲息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