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鳥(葉芝詩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鳥》是愛爾蘭作家威廉·巴特勒·葉芝詩集《葉芝詩選》的一部作品。

原文

親愛的,但願我們是浪尖上一雙白鳥!
流星尚未隕逝,我們已厭倦了它的閃耀;
天邊低懸,晨光里那顆藍星的幽光
喚醒了你我心中,一縷不死的憂傷。

露濕的百合、玫瑰夢裡逸出一絲睏倦;
呵,親愛的,可別夢那流星的閃耀,
也別夢那藍星的幽光在滴露中低徊:
但願我們化作浪尖上的白鳥:我和你!

我心頭縈繞着無數島嶼和丹南湖濱,
在那裡歲月會以遺忘我們,悲哀不再來臨;
轉瞬就會遠離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蝕,
只要我們是雙白鳥,親愛的,出沒在浪花里!

傅浩 譯 [1]

作者簡介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的藝術代表着英語詩從傳統到現代過渡的縮影。葉芝早年的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的薄暮》,便屬於此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艾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葉芝不僅僅是艾比劇院的決策者之一,也曾擔任愛爾蘭國會參議員一職。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這些社會職務,是愛爾蘭參議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奮者。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着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古騰堡詩歌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