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盆腔結締組織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盆腔結締組織炎
盆腔結締組織炎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pelvic cellutitis

就診科室 :婦科

常見病因 :分娩或剖宮產以

人工流產術時誤傷子宮

宮頸,發生感染所致
常見症狀 :高熱,下腹痛,腰痛等

盆腔結締組織炎是腹膜外的組織,位於盆腔腹膜的後方,子宮兩側及膀胱前間隙處,這些部位的結締組織間並無明顯的界限。本病多由於分娩或剖宮產時宮頸或陰道上端的撕裂,困難的宮頸擴張術時宮頸撕傷,經陰道的子宮全切除術時陰道斷端周圍的血腫形成以及人工流產術中誤傷子宮及宮頸側壁等情況時細菌進入發生感染。 [1]

病因

盆腔結締組織炎的病原體多為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厭氧菌淋菌衣原體支原體等。 [2]

臨床表現

盆腔結締組織炎概述
原圖鏈接

盆腔結締組織炎系盆腔炎性疾病,可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是指盆腔結締組織初發的炎症,不是繼發於卵管、卵巢的炎症,是初發於子宮旁的結締組織,然後再擴展至其他部位。 炎症初期,患者可有高熱,下腹痛,體溫可達39~40℃,下腹痛多與急性輸卵管卵巢炎相似。如病史中在發病前曾有全子宮切除術、剖宮產術時曾有單側壁或雙側壁損傷,診斷更易獲得。如已形成膿腫,除發熱、下腹痛外,常見有直腸、膀胱壓迫症狀如便意頻數、排便痛、噁心、嘔吐、排尿痛、尿頻等症狀。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多由於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治療不徹底,或患者體質較差,炎症遷延而成慢性。

由於宮頸的淋巴管直接與盆腔結締組織相通,故也可因慢性宮頸炎發展至盆腔結締組織炎

輕度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一般多無症狀;偶於身體勞累時有腰痛,下腹墜痛,病情發展後,重度者可有較嚴重的下腹墜痛,腰酸痛及性交痛。 [3]

檢查

盆腔結締組織炎
原圖鏈接

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均增高,血沉可增快。體溫達39℃以上者作血培養及藥敏試驗。

子宮頸管分泌物培養及藥敏試驗

檢查是否存在淋菌感染,明確致病菌。

超聲診斷

出現盆腔炎性腫塊通常呈實性、不均質性腫塊,光點、光帶分布雜亂。

腹腔鏡探查

首先要確定病變最嚴重的部位,以判斷病情。取盆腔內滲出物或膿液送細菌培養加藥敏試驗,有助於術後選用抗生素。 [4]

診斷

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可做出初步診斷。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最低標準:宮頸舉痛或者子宮壓痛或者附件壓痛。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

根據有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史、臨床症狀與婦科檢查。 [5]

治療

盆腔結締組織炎
原圖鏈接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治療

需積極徹底治療,不使病原體潛伏於體內。

(1)抗生素治療 可用廣譜抗生素。待抗菌敏感試驗得出後,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2)手術治療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輕症者一般不作手術治療,以免炎症擴散或出血,但有些情況需作以下處理。

宮腔內殘留組織伴陰道出血時 首先應積極消炎,如無效或出血較多時,在用藥控制感染的同時,用卵圓鉗小心慎重的清除宮腔的內容物,而避免做刮宮術。

子宮穿孔時 如無腸管損傷及內出血,可不必剖腹修補。

盆腔結締組織炎危害
原圖鏈接

宮腔積膿時 應擴張宮口使膿液引流通暢。

④已形成膿腫者 根據膿腫的部位採取切開排膿手術。如系接近腹股溝韌帶的膿腫,應等待膿腫擴大後再作切開,如膿腫位於陰道一側則應自陰道作切開,儘量靠近中線,以免損傷輸尿管或子宮動脈。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治療

給予對症處理及中藥理療等綜合治理治療,以減輕疼痛。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經治療後症狀可減輕,但也易復發。如有並發慢性宮頸炎,應一併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如超短波、激光、微波等。 [6]

預防

  • 3.公共衛生教育,提高公眾對生殖道感染的認識及預防感染的重要性。
  • 4.嚴格掌握婦科手術指征,做好術前準備,術時注意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7]

參考文獻

  • 謝幸,苟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朱娟英. 腹壁下動脈插管治療盆腔結締組織炎15例. 《 WanFang 》 , 年
  • 孫俠,饒子亮,謝超敏等. 盆腔結締組織炎大鼠模型的層黏連蛋白表達. 《 CNKI;WanFang 》 , 2009
  • 朱娟英. 腹壁下動脈插管治療盆腔結締組織炎15例. 《 CNKI 》 , 2002
  • 吳昌生. 治療女性由生殖器官及盆腔結締組織炎症—導致不孕的體會. 《 vip 》 , 1995
  • 陳科,陳義婷. 溫陽活血法治療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28例. 《 遵義醫學院學報 》 , 2003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