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飽經滄桑的老房子,不一定算得上文物[1],但它們也是歷史的見證,是盤錦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的縮影。

學校簡介

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遼寧省北方工業學校(原營口市第二師範學校)音樂樓、盤山縣馬廄(原東風馬隊)、盤山縣沙嶺鎮文化宮、馥安醫院(原中國化學工程公司第九化建醫院)被認定我市首批歷史建築。

記者一一走進這些老房子,探究其背後的「故事」,它們是美的、是有韻味的、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保護的……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地域文化的根脈。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承載了我市教育發展的一段歷史和很多人難忘的記憶[2]

當年,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的建立解決了盤山縣域內朝鮮族孩子上學、文化傳承、科學發展等大事。

近日,記者走進坐落在雙台子區雙盛街道辦事處曙光社區域內的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老校址,兩位古稀老人講述了他們與該校的故事。

「沒記錯的話,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是1977年修建,1978年10月交付使用的。」該校第一任教導主任金明告訴記者。

他今年78歲了,這所學校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裡,因為這裡不僅留下了他美好的青春歲月,更重要的是學校的投入使用解決了盤山縣域內朝鮮族孩子上學、文化傳承、科學發展等大事。

「我的辦公室在二樓教導處,帶你去看看。」金明指引記者走進教學樓。

走進樓內,老人在一樓大廳中央停下來,環顧四周,足足一分鐘後才開口,「這面鏡子是第一屆畢業生送的,也就是我帶的那屆學生。」說着,淚水從眼角滑落。老人快速整理情緒,繼續向記者介紹情況。

整棟教學樓分3層,一樓主要是舍務辦公室和男生宿舍,「上下鋪的鐵床一直沒有變,電燈由燈泡換成了管燈,內務整理要求十分嚴格。」金明指着走廊一面牆上的黑板說,它展示學生們一周的比分排名,宿舍分數占比最重。

他還說第一屆學生有6個班級、100多人。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超出了他的想象,每天天剛蒙蒙亮學生們就起來自習,8點準時上課到17點結束,晚自習可以上到20點。「到點拉電閘,但我經常看到學生偷偷起來借着走廊燈光、手電筒學習。」

難忘的記憶

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舊址承載了我市教育發展的一段歷史和很多人難忘的記憶。

一樓參觀結束時,一直居住在該校家屬樓的79歲的趙春龍老人帶着我參觀了二樓和三樓。

二樓和三樓的西面是女生宿舍,東面則按功能劃分為班級教室、年組教研室、教導處、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圖書室、音樂室、廣播室、總務室……走廊牆上仍掛着名人名言,班級牆上的班訓和榮譽獎狀依然醒目。

看到「中考倒計時」後便仿佛置身在考場中,一面牆的圖書完好地擺放着、只是再無人問津……因為閒置10餘年,屋內的桌椅等物件已經沒有了。

趙春龍回憶說,大約在2007年,由於學生基數少,盤山縣朝鮮族初級中學與當時的大窪縣朝鮮族初級中學合併,該校區停止辦學。趙春龍老人家就在學校跟前,從學校起建、發展壯大到停辦,他一路見證。

「看着孩子們一茬接着一茬從這裡走向美好的未來,心裡可美了,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和傳承的力量。」趙春龍說,該校也是當時盤山縣域內唯一一所朝鮮族學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觀過程中,兩位老人時而摸摸生了銹的鎖頭,時而拍拍沒有被褥的鐵床,一邊走一邊感嘆歲月如梭,從他們的談話中能想像出他們以及這所學校年輕時的模樣,也能感受到他們對這裡傾注的那份愛。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要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我市將這個學校舊址認定為首批歷史建築,就說明了對它的重視。」金明說,他的愛人鄭貞玉一直在該校工作至退休,還有很多人和他們三位一樣,都希望學校舊址能「活起來」,「活」出新的精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