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家莊市博物館

石家莊市博物館是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市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石家莊市建設北大街65號。2009年5月列入首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2013年5月6日升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1]

目錄

簡介

該館建於1987年,1991年11月12日石家莊解放44周年紀念日正式開館。該館的建築面積為6292平方米,共分為3層,設有8個展廳,1個多功能廳,1個文物庫及報告廳等等,展廳總面積達2519平方米。

該館館藏文物共計8152件。藏品主要為1947年石家莊解放之後,中央直屬機關、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等單位移交給石家莊市的。其中,一級文物20件,二級文物220件,三級文物1002件。該館藏品以書畫、碑帖為特色,兼收陶瓷金石等等。

該館舉辦的石家莊歷史文物陳列於2001年底向社會開放。

發展歷史

1988年經石家莊市市政府批准,在石家莊建設北大街65號建石家莊市博物館。占地面積4750平方米,建築面積6292平方米。建築分3層,設8個展廳和1個文物倉庫。另有講座廳、錄像廳、多功能廳、接待室、會議室等。門前廣場可舉辦較大型的群眾文化活動。

市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曾成功地舉辦了《唐人詩意百幅畫展》、《今日以色列攝影展》、《台灣故宮藏畫(複製)展》、《抗議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使館圖片展》、《中國·石家莊民俗展》等頗有影響的展覽,還舉辦了各類美展、書畫展、攝影展等百餘次。現有館藏文物8152件,其中一級文物23件,二級文物210餘件。

館藏文物8152件,一、二級文物240件,藏品主要的書畫、碑貼為主,兼有部分陶瓷、金、石、、玉等雜項。藏品是1947年石家住解放後,中央直屬機關,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等單位移交五家莊,是戰爭年代歷盡艱辛保存下來的一筆重要文化財產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省會,地處華北平原西部、西倚太行山、毗

北京天津,是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燕晉咽喉」之稱。市區正北十五公里的正定縣城內,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降興寺」,建於防前開皇六年,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市區東南四十七公里,是中國歷史悠久,跨度最大的單孔石拱橋「安濟橋」。位於市區西北平山縣境內,距市九十公里「西柏坡」革命腳地。在這裡黨中央部署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 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

近年來,石家莊市對外交往迅速發展,先後與日本長野幣、加拿大薩斯卡通市、美國得梅因市、意大利巴馬市建立了友好城市,與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了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採取主辦、協辦等形式,成功的舉辦各項展覽300多項,並承辦了日本以色列等國家的藝術展覽,接待觀眾近百萬。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展廳設計

石家莊市博物館有4個基本陳列對外開放,分別為《古代河北陳列》[2]、《近代河北陳列》、《神秘王國——戰國中山國》和《金縷玉衣的故鄉——滿城漢墓》。

除此之外,每年還舉辦各種不同數量、不同內容的臨時性專題展覽。陳列設計者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指導,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力求科學準確地反映河北歷史面貌。在設計思想上努力創新突破,強調以物說史,認真處理歷史邏輯性與專題性的關係,以全國性歷史階段為經,以河北區域歷史特徵為緯,重點展現河北地區重大歷史現象和重要歷史人物。同時注重運用和吸收史學研究與文物考古工作新成果,表現和介紹學術領域新觀點。

在總體布局與題材選擇上,採用突出河北特點的手法,比較系統地再現連綿不絕的河北古代社會歷史概貌,摒棄傳統的教科書式的歷史階段劃分方法,針對地方特色,挖掘歷史內涵,歸納出鮮明清晰的主題單元。

視頻

石家莊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石家莊市博物館宣傳片
石家莊市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