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碭山天主教堂,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城關,由加拿大和法國傳教士聯合建於1914年,1917年竣工。整個教堂占地面積9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779平方米,由鐘樓、聖堂、更衣室三部分組成,鐘樓尖頂,與聖堂十字建築渾然一體。聖堂外觀青磚小瓦,樸實無華,廳內結構複雜,金碧輝煌。1998年5月4日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教堂的產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歷史沿革
1882年德國聖言會的傳教士開始在碭山縣侯家莊傳播福音,1892年法國神甫艾萊沃在侯家莊建立了教堂和學校,開始了天主教在碭山乃至宿州的傳播的歷史。
1929年天主教在皖北成立了蚌埠教區,宿縣、靈璧、泗縣的教務歸其管轄,而碭山的教務則歸徐州教區管轄(碭山縣於1955年劃歸安徽省)。教會在各地開辦學校、醫院和慈善事業,其中有宿縣崇真中學、碭山晨光中學和泗縣崇正小學(1949年停辦),信徒達到15000人以上。
1930-1950年代,天主教堂歷經戰亂,但其仍作為私立晨光中學校舍,和碭山中學臨時校舍,直到新中國成立戰火平息。
在「文革」中,宿州各縣教會受到衝擊,教會基本上停止活動。直到1979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各教堂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禮拜活動,但信徒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截止到1987年,宿州地區的天主教徒約近5000人。
文物保護
1998年5月4日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保護範圍:聖堂西側房外1米,東側房外6米,南鐘樓牆外6米,北牆外6米。
建設控制地帶:聖堂西側房外10米,東側房外10米,南鐘樓牆外10米,北牆外10米。
視頻
碭山天主教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