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頭黃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硬頭黃竹 |
中文學名 硬頭黃竹 拉丁學名 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 拼音 yingtouhuangzhu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屬 簕竹屬 |
硬頭黃竹 , (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稈高5-12米,徑3-6厘米,節間長30-45厘米,無毛,幼時薄被白粉,稈壁厚1-1.5厘米。籜鞘長約節間1/2,不易脫落,頂端斜拱形,背面無毛;籜耳不等大,均半圓形,小耳橫生,大耳稍下延,邊緣均有流蘇狀縫毛;籜舌高2-4毫米,有細齒或齧蝕狀;籜葉直立,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基部兩側稍向內縊窄。杆基部1-3節常無分枝。新稈被白色蠟粉,主枝明顯。籜鞘灰綠色,背面貼生易脫落之小刺毛,先端形或中部微隆起呈斜弧形;籜葉直立,三角形或狹卵形。筍期7-9月。稈通直,材堅厚,可作撐篙、棚架、農具柄等,也是造紙的好材料。筍苦,能食用。[1]
形態特徵
株:稈高5-12米,徑3-6厘米,節間長30-45厘米,無毛,幼時薄被白粉,稈壁厚1-1.5厘米。
莖:杆基部1-3節常無分枝。
枝:小枝具5-12葉;葉線狀披針形,長8-24厘米,寬0.9-2.7厘米,上面無毛或基部被疏毛,下面密被柔毛,側脈4-5(-9)對。
葉:籜鞘長約節間1/2,不易脫落,頂端斜拱形,背面無毛;籜耳不等大,均半圓形,小耳橫生,大耳稍下延,邊緣均有流蘇狀縫毛;籜舌高2-4毫米,有細齒或齧蝕狀;籜葉直立,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基部兩側稍向內縊窄。
產地分布
生境:平原、低丘、山麓或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