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硬葉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硬葉林
圖片來自newton

硬葉林是指具有硬和短節間(莖上相鄰葉片之間的距離)的植被類型。這個詞來自的希臘語中的sclero(硬)和phyllon(葉)。

硬葉植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最典型的是查帕拉爾群落生物群系。可見於澳大利亞的西部(珀斯)、東部(悉尼)和南部(阿德萊德[1];地中海盆地的地中海型森林、林地和灌木生物群系、加利福尼亞的查帕拉爾群落、智利常綠有刺灌叢以及南非的開普省

澳大利亞灌木

澳大利亞洲大部分可以生長木本植物的地方都被硬葉植物群落所占據,如森林熱帶草原荒野。常見植物包括山龍眼科銀樺屬棒柯屬哈克木屬)、千層樹金合歡波羅尼亞屬桉樹

澳大利亞最常見的硬葉植物群落是上層木為桉樹和金合歡的熱帶草原。金合歡(特別是無脈金合歡)疏灌叢也生長在這些區域。林上和林下的金合歡為了適應環境,葉片發生硬化,退化為葉狀柄。硬葉林地和灌叢中的許多植物的葉片中都會產生有毒且難消化的物質,從而避免被草食動物吃掉。這在桉樹和千層樹中尤為明顯,它們葉片中的腺體會分泌出刺鼻的揮發性油,使草原動物退避三舍。這些特點使得林地中大部分木本植物免受家畜侵擾,也或多或少使得草場得以持續存在——從放牧的角度來看是很重要的。

由於受到降水量的制約,硬葉林的分布範圍較為狹窄。其林上為桉樹(高10-30米),林下為硬葉植物。干硬葉林是大陸上常見森林類型,儘管看似貧瘠,但多樣性很高。例如一份關於維多利亞州海豹灣的研究表明當地有138種硬葉植物。[2]

濕硬葉林面積較小,但林中按樹的高度(高於30米,以杏仁桉、巨桉、斜葉桉和多枝桉為代表)要高於干硬葉林,林下是密集的軟葉植物(通常為桫欏)。它們需要充沛的降水——至少1000毫米。

歷史

硬葉植物的歷史相當古老。當歐洲形成的時候,硬葉林面積占據了它面積的絕大部分。

由於大陸上原住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使用火,當今澳大利亞的樹木已被硬葉植物所統治。數百萬年的不斷風化剝離了岩石中的礦物質,使澳大利亞的土壤缺乏養分——特別是。在人類出現之前,澳大利亞的這種土壤中可以生長非硬葉的植物群落——如同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

但是,由於人類刀耕火種導致的火災頻發使土壤中的養分不斷流失,最終使硬葉植物迅速取而代之。隨着傳統火燒的停止,非硬葉植物重新占據了硬葉植物在澳大利亞的許多棲地。因低碳氮比而產生的毒素使得硬化種的樹葉和樹枝可長期存在於調落物中,並因此導致林地中產生一個相當大的枯枝落葉層。許多植物——特別是桉樹——的毒素,易揮發、易燃,大量存在於的調落物中,再加上林下的草本植物,使得火災多發。所有的澳大利亞硬葉植物群落逐漸適應了頻繁的火災,這些林地中的木本植物更容易在火災中倖存,並使火災的影響降到最小。

硬葉植物有着較強的抗旱能力,使它們在降雨量隨季節變化的地區中占據優勢。它們在澳大利亞適應了含磷量低的土壤——這令許多澳大利亞本土植物無法承受較高的含磷量,如果施肥的方法不正確則會死亡。硬葉中的木質素可防止萎蔫,並使植物在缺乏磷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生長。[3]

參考文獻

  1. Sydney Coastal Dry Sclerophyll Forests. NSW Environment & Heritage. [September 17,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8). 
  2. Parsons R. F.; Cameron D .G. Maximum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errestrial Communities. Biotropica (The Association for Tropical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1974, 6 (3): 202. JSTOR 2989653. doi:10.2307/2989653. 
  3. R. Major. Sclerophyll forests. Australian Museum. 2003 [February 14,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