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神奇的八仙賀壽草(程根子)

《神奇的八仙賀壽草》中國當代作家程根子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神奇的八仙賀壽草

地處秦巴腹地的旬陽縣小河鎮落駕村,是漢高祖劉邦當年從此經過時,發現這裡的地域奇特,環境優雅,景色宜人,便在此落駕休息而得名。境內溝河縱橫,山川相間,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土壤肥沃,森林植被良好,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落駕的物產十分豐富,生物基因充盈,曾生存繁衍過金錢豹梅花鹿,現有珍稀動物白米子九節狸錦雞等。珍稀植物有公孫銀杏樹黃櫻樹梨化樹等。這裡還有「巴山藥鄉」的美譽,出產近百種中藥材。其中有野生天麻黨參何首烏元胡、鐵棒錘、羊角七、獨葉草、七葉一枝花和被稱為「人間神草」的八仙賀壽草等名貴中藥材。

落駕村是八仙賀壽草生長的最佳適宜區,山林里、小溪邊、樹蔭下均可生長,它的習性喜好蔭諒,怕太陽直曬,相傳女媧摶土造人時,手中揮灑泥漿的根須遺落在此而生成。在這方源遠流長的聖土上,先民們千百年來與八仙賀壽草朝夕相伴,世代傳頌着它的神奇功效。

2000年的一天,村民徐之奎,在縣中醫院看病時,一位老中醫給他開處方時說:「你這病,如果再加入八仙賀壽草,效果會更好,可惜本院沒有,據我所知,全國也緊缺」。

聽了這話,徐之奎胸有成足,他早就知道家鄉生長這種藥,回去後便採挖了些鮮八仙賀壽草加進藥里煎服,七付藥喝完,身病全瘉。後來他所當地老中醫徐炳洲說,八仙賀壽草,土名叫水百合,全省唯獨落駕這地方生長。八仙賀壽草屬百合科,一年生草本,成荷葉狀,元葉對生,莖綠色,纖弱,花呈白黃色。根、脛、葉均能入藥,八仙賀壽草內含皂甙、黃酮、多糖、磷脂、氨基酸、維生素、常量和微量無機元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其皂甙成分含量很高,總含量是高麗生的二倍。故用八仙賀壽草精粉調一杯養生湯,勝喝一杯參湯。據《中藥大辭典》記載,八仙賀壽草具有改善人體新陳代射,增強免疫功能,治療糖尿病,視力模糊,抗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形成,防衰老、防腫瘤,抵消激素類藥物副作用頭暈、胸悶,手腳麻木,皮膚癢痛,中風偏癱,心肌梗塞,腹脹嘔吐,均有療效,以及改善睡眠等多種藥理作用。更加獨具特色的是落駕村遠離工業污染,又處於秦巴富硒帶上,生長的八仙賀壽草屬純天然無污染中草藥,質量和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八仙賀壽草既能藥用,也可食用。落駕村百姓把八仙賀壽草作為藥用或荒年取而食之已歷史悠久,這裡的百姓經常上山採挖八仙賀壽草,用葉子當茶飲,把根果煮熟吃,使相當數量的人活到九十歲的高齡;臨村一位糖尿病瘓者,醫生說他的病到了晚期,再也無法治療。他聽說八仙賀壽草有奇效,落駕村的徐之奎人工栽培幾年了,或許還有現貨。第二天就去找徐之奎購買,不料徐之奎的八仙賀壽草精粉已賣完,他只有把半口袋濾後的碴送給病人,他拿回家連續熬服了三個月,多年的糖尿病竟奇蹟般的好了。人們從此也就更加折服了八仙賀壽草的神奇功效。進入

2010年後,為了使八仙賀壽草更好地造福人類,徐之奎等一批有識之士開始研究開發利用,經反覆實驗成功取得野生訓化人工栽培技術,並實施大規模人工栽培。近一兩年,常有北京、上海、西安、十堰的大老闆或病人不遠萬里前來購買八仙賀壽草產品。由於八仙賀壽草對人身體氣血、內分泌等具有雙重的治療和免疫功能,加之生長的產地少、產量小,雖然八仙賀壽草備受市場青睞,但產品一直供不應求,而且,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都要從我國進貨。八仙賀壽草的前景看好,在落駕村脫貧攻堅的第一書記巴遠君同志,根據落駕村的具體情況,審時適度,面對現實,靠山吃山,抓住了這裡是生長八仙賀壽草的最佳適宜地,而着力打造發展,巴書記已將八仙賀壽草列為村民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之一。他對筆者說:年底將帶上八仙賀壽草產品參加楊凌農高會,進一步推廣落駕村的八仙賀壽草產品,讓這裡的百姓增產增收,徹底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1]

作者簡介

程根子:新聞大專學歷,中國影像藝術家協會會員,安康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