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頓·馬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頓·馬瑟

圖片來自thinkchristian

科頓·馬瑟(Cotton Mather,1663年2月12日-1728年2月13日)是美洲新英格蘭地區的一位清教徒牧師、多產作家、小冊子作家與意見領袖,他於1681年取得哈佛學院文學碩士學位,1710年取得格拉斯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雖然馬瑟不但在植物雜交種實驗上有所貢獻,還發揚了接種技術,為科學領域做出了貢獻,但現今他主要是知名於在塞勒姆審巫案中的活躍事蹟。在審巫案中,馬瑟致力於將人定罪為巫師女巫,並支持使用幽靈證據來為他們定罪。

生平與著作

科頓·馬瑟於1663年出生在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波士頓,他是因克瑞斯·馬瑟和瑪麗亞·馬瑟(舊姓「科頓」)的兒子。兩位著名的清教徒牧師約翰·科頓和理查·馬瑟分別是他的祖父和外祖父,而「科頓」這個名字便是為了紀念他的外祖父而取的。

馬瑟年輕時曾就讀波士頓拉丁語學校。在馬瑟死後,這所學校將他的名字列入了學校的名人堂中。1678年,15歲的馬瑟畢業於哈佛學院。在完成他的學士後學業後,他回到波士頓,於他父親就職的波士頓第二教堂擔任助理牧師。1685年,馬瑟成為該教堂的本堂牧師[1]:8

一般認為科頓·馬瑟和他父親因克瑞斯·馬瑟之間關係緊張。因克瑞斯曾是波士頓第二教堂的本堂牧師和哈佛學院的校長,他的人生可說是相當成功。儘管科頓再怎麼努力,在政治領域上他始終沒辦法像他父親那樣成功、知名。只有在作為一名作家的著作數量(超過450本)上,他才勝過他父親。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塞勒姆審巫案中曾浮上檯面,據說因克瑞斯當時並不支持他兒子的舉動。

馬瑟寫下了超過450本書籍和小冊子,他的著作在當時的美洲可說是無處不見,使他成為美洲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他樹立了殖民地的道德基準,呼籲自英格蘭移民到美洲殖民地的清教徒第二代、第三代回歸到清教主義的神學本質。這些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基督在美利堅的榮光造物》(1702年),此著作由七本書組成,分為兩卷。

馬瑟也對早期美洲的科學發展有所貢獻。1716年他主導了一場玉米品種實驗,這是有留下紀錄的植物雜交種實驗中最早的一個。在他寄給朋友詹姆斯·裴蒂弗的一封信中紀錄了這場實驗的成果[2]

首先:我的朋友種下一排紅色與一排藍色的印第安玉米;田裡其他地方則種下黃色玉米,這是最常見的顏色。在迎風面的田地,紅色和藍色的那兩排會感染第三排和第四排,以及一部份的第五排和第六排,使這些玉米轉變為和它們相同的顏色。但在背風面的田地,被感染為相同顏色的玉米不少於七或八排,對那些還沒轉變顏色的玉米也造成了一點影響。[3]

勞勃·波以耳對馬瑟的職業生涯影響深遠。馬瑟在1680年代將波以耳的著作《Considerations touching the Usefulness of Experimental Natural Philosophy》仔細地從頭到尾閱讀了一遍,他早期的科學與宗教著作受到波以耳很大的影響,著作中的用詞幾乎都和波以耳相同[4]

馬瑟曾發表過末日預言,預言世界會在1697年迎向末日。預言失敗後,他又兩度修改了預言中的年份。

1713年11月,馬瑟的妻子、他倆的兩歲大女兒和剛誕生的一對雙胞胎全都在麻疹流行期間死亡[5]。這是他第二次喪偶,且他全部15個孩子中只有兩個倖免於難。

馬瑟曾幫忙說服伊利胡·耶魯,要他向紐黑文一所即將新建的學校捐款,這所學校就是後來的耶魯學院[6]

1728年,他在65歲生日的隔天逝世,遺體被埋在老北教堂旁邊的考普山墓地。

參考文獻

  1. Sibley, John Langdon.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Graduates of Harvard University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Volume III. Cambridge: Charles William Sever, University Bookstore. 1885. 
  2. Zirkle 1935, p. 104
  3. Zirkle 1935, p. 105
  4. 羅伯特·米德爾考夫Robert Middlekauff, The Mathers: Three Generations of Puritan Intellectuals, 1596–1728,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5. Hostetter, Margaret Kendrick. What We Don't Se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04-05, 366: 1328–34 [2012-04-06]. doi:10.1056/NEJMra1111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1). 
  6. Profile, 耶魯學院, [2014-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8) .